《女朋友男朋友》:永远,永远在一起

看桂纶镁的第一部电影是在周杰伦的《不能说的秘密》,那时候给我的感觉是,还行。片子里她扮演的小清新角色,印象不深。

这次在《女朋友&男朋友》出演,真是惊艳。

影片以大尺度开篇,镜头下是两位女生带动全校女学员在学校里面闹独立自由,从两位组织要「穿短裤」(台湾学校女生夏天的校服都是裙子)的女学生开始,在不知不觉中过渡到1985年。

那一年是台湾闹学潮,争民主与自由的年代。总有些人在这时候压不住自己叛逆的心,组织,策划,搞恶作剧。也总有那么一些人,会跟着叛逆者一起闹腾。因为这么一闹,「铁三角」孕育而生。

这一年,王心仁(凤小岳饰)追到了林美宝(桂纶镁饰),林美宝抛弃了陈忠良(张孝全),这一年,友谊长存。

不管怎么闹,人心总会变,不管你怎么坚持,都抵不过时间。

冲突发生在1990年,独立与自由的口号依旧在呐喊着,青春也在时光中久经磨砺。陈忠良服完兵役,王心仁依旧在进行他改革的浪潮,但因为一次打人事件,王心仁被勒令退学,代价则是服兵役。同时林美宝也在这个时候发现了王心仁情变,但他们依旧「在一起,很久很久……」直到1997年。

王心仁有了自己的家庭,林美宝成了他的小三,木讷的陈忠良则有了自己同性的伴侣。人生似乎总是在牵绊与遗忘中度过,但总有些事情,在心中无法遗忘。错误寻找精神上的慰藉,到最后只会是自讨苦吃。

当了小三的林美宝一直幻想着和王心仁远走高飞,家庭与事业却使他无法脱身,最后到了机场,即将要登记的那一刻,王心仁还在给他的女儿讲《匹诺曹》。故事是在教小孩诚实,不能说谎。但王心仁却在不断地编制着谎言,一次又一次。我们,又何尝不是从《匹诺曹》的故事中走出来的?

张忠良在「自讨苦吃」,林美宝却在这时候怀了孕,他们有没有在一起,电影没有提及,张忠良不停讲一个有关于「苦瓜」的故事。

影片到打胎时戛然而止,最后的结尾处出现了两个漂亮的女孩子,那是林美宝的两个女儿,而张忠良却成了她们的父亲。

人生在走了很大一圈才发现,很多时候,我们的经历,大多数是因为自己的选择,与旁人无关。

我不知该如何评价这部影片,内心深处却浮现出那些纯真、叛逆、痛苦、挣扎、绝望、无知的画面,如同三毛在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里面所写的那样:

记得当时年纪小,

你爱谈天我爱笑。

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,

风在树梢鸟在叫。

不知怎么睡着了,

梦里花落知多少。

我仿佛看见了1985年的夏天,他们在一起游泳,吹风,骑摩托车的疯狂年代,那时候,才是真的「永远,永远在一起」。

走向共和:惊雷炸响

历史课本讲过宋教仁遇刺的事,前因后果,我现在记不清了,看电视剧才发现,他是非常重要的人物。

遇刺前,中华民国国会大选,国民党大获全胜,宋教仁当选,欲以党魁身份组阁,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,遇刺身亡。

走向共和》从第五十集起,剧情有些沉闷,全在讲参政议政,多数的讨论比较深刻、尖锐。袁世凯当选大总统,极不适应管理,要做事,限制太多,更别说政权里的组织,派系等,要调停,令人头疼。孙中山留给他的并不是清闲的职位,对他来说,完全是烫手山芋。毕竟他没有去西方留过学,根本不明白,在西方做官,无论是谁,官职再大,都会受到弹劾。

我看后面部分,起初没有感觉,细想才发现,剧里讨论的内容,不仅超前,更是大胆,甚至已经触及底线。孙中山希望建立的是一个三权分立的民国,通过法律的制约,限制当权者独裁。理想很美好,袁世凯不同意。民众也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。

剧里有个部分演的是孙中山修铁路,到一个镇里,遇见有人在选举,很多人连字也不识,更不知如何投票选举。孙中山给民众讲,直到他们明白,才微笑着离开。

看到这里,忽然觉得中山先生的理想是要失败的,他连最基础的启蒙教育尚未打开,已经在大谈特谈三民主义,谈法律的制约,谈民主建设,这是不现实的。他是文化人,不明白老百姓到底怎么思考问题,更不知道我国和西方的差距在哪儿,解决不了底层问题,权利迟早会落到独裁者的手里。

选举政党期间,大家争来争去,细看袁世凯一党,发现他们连怎么提案、讨论,全不会,完全是乌合之众。反观孙中山一边,对于自己的主张非常清楚。梁启超去找宋教仁,看他们议事,深知袁世凯会失败。这使我想起曾经看过的《罗伯特议事规则》,到底如何讨论,如何开会,如何议事……全有规章制度,孙中山也是这本书的引进者,他起初回国和人开会,发现大家不是凭能力,讨论到最后,全部靠谁的人多,枪多,极度野蛮。如果国家交给这帮人管理,没人会放心。

从五十集开始,讨论的问题特别敏感,我前面写文章,许多人觉得这部剧遭到删减,禁播,很大的原因是在为李鸿章平反。他们不明白,后面五十集所讨论的问题,已经远远大过前面的铺垫。如果有人对比删减的片段,我猜测,后面的删减部分会特别的多。

一个人不懂政治不要紧,但不关心政治,许多问题是真的想不明白。

走向共和:历史的漩涡

最后几集,袁世凯称帝、张勋复辟,历史回到原点。《走向共和》历经甲午战争、八国联军、民国成立,共和还是没能成功。

最后一集的重头戏是孙中山的演讲,他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,花了十分多钟的时间谈自己的理念。现在看来,他说的话至今仍没有实现,要完成共和,就要推翻专制,推翻集权,这对于拥有两千多年封建主义的国家来说,实在太难。

电视剧的最后,原本建立的民国在袁世凯去世开始破碎,战争不断袭来,民众又要遭受苦难,没有人知道国家真正的出路在何方,大家又开始比谁的拳头大,谁说话的底气足。

其实这段历史我是知道的,但透过影像去看,孙中山花毕生的心血去做的这件事,实在是过于艰难。为什么辛亥革命成功后,距离共和的目标还是这么遥远?电视剧里,孙中山先生说,「我们本来是共和国,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封建主义、专制主义的东西,这个问题不解决,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。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。共和的观念,是平等、自由、博爱嘛。可民国六年来,我们看到的是什么?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,民众,仍被奴役着。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,自由是民众天赋的权利。可民国六年来,我们看到的是什么?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,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,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。民众,没有权力,没有自由。」

纵观整部剧,角度始终投射在上层人的视角去看问题,真正的民众到底如何,他们有什么想法,其实是很少涉及的。我记得有个场景,孙中山从日本回国,下火车,遭到段祺瑞的阻拦。他坐在行李箱上,和监守的士兵聊天。他告诉士兵,平均地权这个理念,曾经和袁世凯谈论过,但他没同意。人民的日子太苦了,没有地,没有粮,还在饿肚子,连基础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,肯定没有办法谈共和。

孙中山希望先改变上层人的想法,由上至下去完成共和,然而上层人各有算盘,要推行下去,是很艰难的,他只有威望,没有实权,这是不行的。二次革命的失败也是如此。美国的南北谈判,也是在拥有实权的情形下,避免最小的伤亡进行和判。国情不同,无论孙中山怎么努力,也不会成功。历史只能在漩涡里打转,一次又一次。

电视剧结尾,孙中山说,「共和是普天之下民众的选择,是世界的潮流,世界潮流浩浩荡荡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」这确实是事实,但他不明白的是,一个集权专制的国家,会想尽办法,扰乱民众的耳目,剥夺民众的权力。只要民众是一盘散沙,共和的理念绝不会实现,它永远是一个名词,一句空话,一个形式,民众只能一次次地走向它。

写完这最后一篇观后感,我的耳边又响起电视剧的片头曲:「一年年,花开花落,冬去春来,草木又蓬勃。一页页,历史翻过,前浪远去,后浪更磅礴。一座座,火山爆发,天崩地裂,君王美梦破。一顶顶,皇冠落地,斗转星移,世事有新说……走过长夜,走过坎坷,走向曙色。」

走向共和:倔强企鹅

十次起义,终于在武昌成功了。远在美国的孙中山看见新闻报道的消息,恨不得立刻飞回中国。

走向共和》里孙中山的戏份不多,导演着力的是两个点:窘迫和激昂。窘迫占多数,从头至尾,他不断筹钱,起义,闹革命。激昂是他不停宣讲,有的是筹钱,有的是劝人加入革命派。一次次挫败,没有打到他,反而越挫越勇。他靠内心信念,团结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。

孙中山如何拥有天下为公的思想,电视剧没有说明,他出场介绍自己是医学博士,给人看病,诊断人民的病,给国家开药方。药开对了,要有效果,很难,毕竟他所治的是顽疾,需要持续不停用药,中途不能断,一旦中断,病情会死灰复燃。

辛亥革命的成功,历史课本告知的成果是推翻了三座大山: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、官僚资本主义。成功了吗?没有,袁世凯最后复辟了。

中学的课本只告诉结果,没有过程。袁世凯为何复辟,导演拍的很详细,起义只是一半的成功,仗没有打完,国家分为南北两派,北边是袁世凯的部队,南边以共和的名义各省分治,要真统一,只有两条路:要么打,要么谈。打,很难,孙中山没有兵权,但有威望,袁世凯有兵权,威望只限北边,要收复南边,需要费花很大的气力,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划算的买卖。结果只能是谈。

谈判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文明的方式,美国南北战争也是在谈判中取得胜利。辛亥革命的谈判结果,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,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,内阁分别由南北五名官员担任。

看似顺理成章的事,最后还是袁世凯搅浑了,他没当多久,受不了,决定复辟。之所以做这种选择,原因很多,有一点最重要:他是从专制制度走过来的人,受不了三权分立的制约。民国的制度,参照西方设立,理想很美好,现实却很残酷,不实际。袁世凯从战争走来,朝廷里起起伏伏,几次丧命。他知道手中无权,只能任人宰割,从一定程度上来说,只有大权在握,才会安心。

其实孙中山知道袁世凯内心的想法,否者也不会说「我知道他的心,他却不懂我在说什么」。袁世凯确实不懂,他只会操控权力,胸襟与气度不足,更别说他不知天下为公的意思。

写来写去,我看明白了袁世凯,却没弄明白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如何形成,不过他却使我想起沃纳·赫尔佐格拍的《在世界尽头相遇 》,片子最后,冰天雪地的南极,一群企鹅向海边走去觅食,只有一只掉转头,朝着反方向,往更险的冰山走去。

走向共和:笔墨斗争

慈禧崩逝,电视剧走向尾声,去世前,她毒死光绪皇帝,任命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,长子溥仪继承皇位,要求张之洞提笔写诏书,定谥号。

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,原因是他写得一手好文章,为官后,每次张之洞上折子,她会亲自审阅。

古代朝廷,特别看重一个人的文笔,文气与文风。康有为考科举,落榜的原因是翁同龢不喜欢他的文风,过于狂狷。

进入朝廷,如果一个官不会写文章,只能请师爷帮忙了。

走进共和》里有一段讲袁世凯与瞿鸿禨的斗争,导演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上奏折,弹劾。瞿鸿禨有位学生,名叫岑春煊,文笔了得,经常帮老师拟折子,弹劾朝廷大臣。我去查了资料,才知道电视剧对他的表现力不够,多着力他的落魄清廉,笔力方面,不如真实记载:

在任期间,岑春煊严肃吏制,建立警察制度,一举弹劾四十余名官员,人送绰号「官屠」,与「钱屠」张之洞、「士屠」袁世凯并称「清末三屠」。

电视剧里有许多表现文笔的段落,起初是外国记者,李鸿章抓住一个人的把柄,会请英国记者莫里逊执笔,通过外国人的报纸,传达到慈禧面前,引起重视。张之洞办的汉阳铁厂差钱,曾为一名过世的商人写了八个字,换来八万两银子。袁世凯在落魄闲暇期间,请他的好友帮忙写兵书,只因他文采不好……

古代会写文章的人,堪比将帅,指挥千军万马杀敌。我每次看见这些段落,不免汗颜,相比古人,自觉给他们提鞋也不配。

很早前,我不明白古人的文章怎么会这么好,后来才发现,他们下过苦功,幼年背书、抄书、断句,打下基础,这之后才开始学作文。学好汉字是需要下苦功的,并非三年五载能学会,十年八年有小成,已是很了不起的事。

学习是一回事,古人对汉字的态度也是一个原因,在《清代与传统文化》里有段介绍:

中国人对汉字简直可以说是崇拜。按照他们的说法,创造文字乃是惊天动地的大事。在任何情况下,他们都不会用脚去踩字纸;为了促进这种崇敬,惜字会雇人走街串巷地去收集废纸,并以祭祀一般的庄严肃穆将它们放入祭坛中烧掉。这些祭坛被称为「惜字塔」,几乎在传统中国的每一座城市、城镇和乡村都能找到,如今只有一小部分被保存了下来。

写字,除了沟通交流,讨论国事外,古人相信文字具有神性,它沟通的是天与地,只有敬之、爱之、信之,才会花很长的时间学习,成为大家。

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香囊会绣有「安」、「平」等字,过年时,家家户户会在门前贴「福」字。那是人们相信,文字是一道护身符,能驱邪避灾。

电视剧里,瞿鸿禨过于清廉,结伴人少,他自知与袁世凯斗争会失败,写了道弹劾自己的折子,交给学生岑春煊,叮嘱他卖个好价钱,过点好日子。岑春煊含泪收下,开价五十万白银。至此,袁世凯在丁未党争中取得胜利。

参考资料:《清代与传统文化》

走向共和:维新之难

戊戌变法失败了,袁世凯的维新还是失败了。这两次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从电视剧《走向共和》看,或许是无法做到利益均沾。

戊戌变法里,皇帝没有兵权,妄自变法,动根基,自然会受到慈禧的镇压。康有为有多激进?变法议政,朝堂上,小到服饰礼节,大到官衔品级,无不受阻。讨论实在没办法进行,康有为趴在地上,恳请皇帝杀几个人,以儆效尤。皇帝犹豫了,这一刻,康有为深知改革无法彻底进行。这些风吹到慈禧的耳朵里,变成了:杀慈禧才能成功变法。怕死的慈禧自然警惕,开始镇压变法。

袁世凯的维新,部分官员受到西方新政的影响,逐步接受维新,这次的维新和戊戌变法最大的区别是:得到慈禧的支持。袁世凯似乎胜券在握,讨论改制,正义凛然。他没想到的是,清朝廷官僚勾结,结党营私已经连成一片,牵一发,动全身,要维新,自然要动人的奶酪,结果遭到四处弹劾。

事情越演越烈,官员联名上书,请慈禧杀袁维新。朝廷官员的意思很明显,袁世凯一死,立马支持维新。慈禧会同意吗?肯定不会。毕竟袁世凯是在她的支持下做这事儿,杀他,等于打自己的脸。最后慈禧只能收回袁世凯的兵权,让他的职位成为一个闲职。

维新实在是太难,所以孙中山选择革命,毕竟推翻一个政权,建立新政,远比和一群只会窝里斗的人纠缠来得快。清朝廷的体制,已经成为巨大的脓疮,忍一时之痛,挤掉上药是最快的治疗方法。

袁世凯维新失败,慈禧心里明白,哪怕是她,也没有办法改变许多官员根深蒂固的观念,毕竟维新是要牺牲一些人的利益,换取人民的利益,没有人愿意牺牲,大家都是自私的,谁也不比谁高尚。

看到这里,转念一想,改革开放不也是这样的情形,大家都担心,怕步子迈大了,你看我,我看你。庆幸邓公英明,不禁想到他的南巡讲话:

「……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,敢于试验,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。看准了的,就大胆地试,大胆地闯。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。没有一点闯的精神,没有一点『冒』的精神,没有一股气呀、劲呀,就走不出一条好路,走不出一条新路,就干不出新的事业。不冒点风险,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,万无一失,谁敢说这样的话?一开始就自以为是,认为百分之百正确,没那么回事,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。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,对的就坚持,不对的赶快改,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。」

「……证券、股市,这些东西究竟 好不好,有没有危险,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,社会主义能不能用?允许看,但要坚决地试。看对了,搞一两年对了,放开;错了,纠正,关了就是了。关,也可以快关,也可以慢关,也可以留一点尾巴。怕什么,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,就不会犯大错误。」

怀念「对内不折腾,对外有谋略」的邓公。

走向共和: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

孙中山和袁世凯,无论是历史还是电视剧,他们终会相遇。相遇前,两人中间隔着一个慈禧。

慈禧的角色极其复杂,性情捉摸不定,电视剧里,她时而英明,时而昏庸。杨度的评价很中肯:「一个国家要把一个人哄高兴,这算什么事儿?」

辛丑条约之后,慈禧忽然要维新,学国外的君主立宪,派人去考察。终于要迎来曙光了,我不禁感慨。

这期间,孙中山在外倡导革命,从夏威夷到日本,从日本到旧金山,不停找人,筹款,谈他的革命理想。孙中山应了康有为的评价,他背后的反骨,确实很大。后期康有为已经迷失方向,有很深的抱残守缺思想。梁启超身为他的学生,也不得不退出他那一派,转身投向革命。

走向共和》特别喜欢用对比的角度叙述故事,康有为对比孙中山,有一幕讲筹款,康有为将筹得的款项全部塞于自己的兜里,让演戏的人饿肚子。孙中山筹款,戏子们低声下气地说,自己也要养家糊口,还请他行行好。孙文听后,果断将捐来的钱给他们,还取下左手腕戴的表送给他们。相比康有为一心保皇,念及的是虚无的幻想。孙中山却知道,革命的火种,离不开人民的支持。筹钱,闹革命,不是为自己,也不是为高高在上的皇位,而是普天下的人民。看到这幕,我才算懂得他的三民主义:民族、民权、民生。这不是一句口号,他是在脚踏实地践行自己的理念。

电视剧演到第三十八集,历史的走向已经清晰。依慈禧的性格,维新、立宪不过是心血来潮的念头,用袁世凯的话说,真这么干了,谁还哄「老佛爷」开心,要做这事,再怎么也要等她西去才行。

袁世凯的算盘打得好,可他忘了,革命的火种在孙中山的号召下,四处蔓延,共和的理念正从穷苦的老百姓的心里滋生,那些清朝廷弃之不用的人杰,正在用武装斗争的方式走来。

「……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,但它的发展是很快的,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,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……」

走向共和:「小人」袁世凯

李鸿章离世,向慈禧保举袁世凯担任他直隶总督的职务。看见这幕,我想起的一句话:「蜀中无大将,廖化作先锋」。

袁世凯出场至今,我对他始终没有好感,琢磨许久,如果要恰当定位,我会给他一个「小人」的称谓。

小人是什么形象?用语言描述是:反覆无常,为一己私欲,毫无原则。看《走向共和》越久,这感觉越强烈。以至于到后面,我会有意无意将袁世凯的形象和《黄金三镖客》里的图科(Tuco)画上等号。

袁世凯在《走向共和》出场的第一幕混迹于妓院。那时他在朝鲜立了战功,清朝廷却要杀他,没办法,落难逃窜,躲在妓院,等风声过去,再寻出头的时机。这一幕,他对女人虽然言语粗鲁,却让人心里有些敬佩,毕竟落魄的他,没有沉醉温柔乡,思考的是如何东山再起。

到后面,他不断显露出自己的私利,两面派的作风实在太多,李鸿章签署甲午战败条约,遭世人唾骂,他为讨好翁同龢,跑去请他退位让贤。为向上爬,动用私权敛财,再用这笔钱讨好上面的人。有一幕我记得特别清楚,慈禧回京,中途乘坐一辆火车,请人算吉时,精确到秒。袁世凯从李莲英处获取消息,花一万两银票,让火车司机分秒不差按时到京。慈禧大悦。

要往上爬,有犬儒的一面不行,还是要有实干的精神,袁世凯通晓兵法,朝鲜战争打过胜仗,甲午战争前,已经发急电告诉李鸿章,不能开战。他还有卓越的眼光,知道取长补短,担任直隶总督期间,建立警察部队,办女学堂,废科举,创办实业,引进西方先进技术……这些事,无不是利国利民的举措。

从袁世凯的性格来看,他有李鸿章实干的精神,却没有他的胸襟与气度。电视剧里,李鸿章是站在朝廷,国家层面解决问题,忍辱负重,离世后获得「文忠」谥号。袁世凯是用实干精神往上爬,从没想过一个人爬到后面,是否会掉下来,不然辛亥革命成功,也不会复辟。一个心中没有天下与百姓的人,再怎么爬,也是自私的。

李鸿章知不知道袁世凯的野心?电视剧里,幕僚盛宣怀曾提醒过李鸿章,却得到「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」的回答。或许在李鸿章的心里,真正的答案并非「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」,而是朝廷真的没有人才可用了。

走向共和:忍辱负重

李鸿章去世,按理说是整部《走向共和》里浓墨重彩的一笔,导演克制,没有大肆渲染,反而通过慈禧的悲痛,刻画他的重要性。

剧集里,李鸿章给我的感觉是:忍辱负重。他创办北洋水师,甲午战败,签丧权辱国的条约,遭世人唾骂。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,康有为要维新变法,创办机构,需要钱。李鸿章派人捐了五千两,康有为拒不接受,认为这是卖国贼的钱,受之有辱。

从慈禧的悲痛程度看,他知道李鸿章受了莫大的委屈,八国联军进京,直接让她带着皇帝一行人逃到陕西,为了回京,又要签协议,没办法,朝廷里只有李鸿章能担此重任,此时,他已身患重病。

签《辛丑条约》这幕拍得荡气回肠,谈判桌上,李鸿章激昂慷慨,先挑拨各国关系,再侃侃而谈,利用外交手段,尽量减少赔款。谈来谈去,最终还是要签字,原本签字的是庆亲王奕劻,他不敢下笔,踌躇满怀,李鸿章见状,走过来对他说:「天下最难写的,就是自己的名字,签在这卖国条约上, 就是千古骂名了。王爷,你还年轻,路还长着,由我来吧。」他接过笔,在众人的注视下,签了自己的名字。

我不清楚导演有没有抬高李鸿章,我只知道他刻画了与中学历史课本不一样的人物。功过是非,原由后人定论,李鸿章肯定是知道的。

我佩服他,一是他有实干精神,能上马杀贼,也能创办实业。二是通晓朝政,减缓争斗,与翁同龢的斗争中,明白「大臣不和,于国家终非幸事。」三是他能隐忍,哪怕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,也无视他人非议。四是善于接受新事物,无论是家里使用的器具,还是送给慈禧的显微镜,放现在,他也是一个老顽童。

电视剧里,孙中山去找过他两次,第一次没说完话,直接逐出门,第二次,孙中山劝他领导革命,甚至以总统职位相邀。李鸿章告诉孙中山,「一代人,只能做一代人的事。」他知道,不管是维新变法,还是革命,都在推动国家向前,属于他的时代终将翻页。

共和,终将走来。

走向共和:狂风巨浪中的危船

甲午战败,戊戌变法,一浪接一浪打来,清朝破得真不像样子。

走向共和》剧情着眼大处,休息日,在家看了两天,心情真是五味杂陈,历史的走向,不停从眼前翻过:孙文逃亡美国筹钱,到日本开办学堂,改名:孙中山;维新变法失败,戊戌六君子殉国,希望用鲜血唤醒沉睡的人民;慈禧重新掌权,和义和团勾结,相互利用,引八国联军进攻,带皇帝逃亡……

一边看,脑子不停回想:清朝三百多年,历经康乾盛世,最后遭到各国瓜分,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电视剧里,很重要的一点是:朝廷腐败,国库空虚。这似乎有些矛盾,如果一个朝廷腐败,那银子不流进国库,去了哪里?有一个去向是赔款,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 2100 万元,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,对英赔款 400 万两,对法赔款 200 万两;甲午战争赔日本 2.3 亿两白银,这是对外,对内的太多,只需要看朝廷的花销,慈禧六十大寿的消耗已经知道国库为什么空虚了。一个国家经得起多少次折腾?

看到现在,我发现所有的事无不围绕「缺钱」二字展开,李鸿章办北洋水师缺钱,张之洞的汉阳铁厂缺钱,孙文闹革命缺钱……回望康乾盛世,那励精图治的时代,令人唏嘘。

慈禧在落难时,问为什么祖宗的基业会毁在她手里,我倒是想问她,皇帝准备维新变法时,她做了什么?康有为去见伊藤博文,请教变法之道。伊藤博文说,日本之所以能成功,在于有一个自上而下,独揽大权的皇帝,光绪在慈禧的胁迫下,做不得主,变法不会成功。

这不禁使我想到《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》提到的事:

清朝皇帝,特别是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帝,每天都要从早到晚工作很长时间。京城与地方高级官员的奏折纷至沓来,有时一天多达上百封,皇帝需要立即阅读并批复。皇帝每天清晨都要举行朝会,制定内外政策。17世纪70年代吴三桂叛乱期间,据说康熙皇帝每天需要处理500件政务,直到午夜才能就寝。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里,清朝皇帝经常提到他们繁重的政务,以及牵涉「生杀予夺」的巨大责任。

清朝的盛世,建立在初期数位勤政爱民的君主身上,一代代的积累,才造就了帝国伟业。

看到现在,我对剧中的人物情感不停变化,有时恨,有时叹,有时悲,有时哀……清王朝这艘危船,正在狂风巨浪中,载着这群人,走向共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