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向共和:笔墨斗争

慈禧崩逝,电视剧走向尾声,去世前,她毒死光绪皇帝,任命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,长子溥仪继承皇位,要求张之洞提笔写诏书,定谥号。

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,原因是他写得一手好文章,为官后,每次张之洞上折子,她会亲自审阅。

古代朝廷,特别看重一个人的文笔,文气与文风。康有为考科举,落榜的原因是翁同龢不喜欢他的文风,过于狂狷。

进入朝廷,如果一个官不会写文章,只能请师爷帮忙了。

走进共和》里有一段讲袁世凯与瞿鸿禨的斗争,导演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上奏折,弹劾。瞿鸿禨有位学生,名叫岑春煊,文笔了得,经常帮老师拟折子,弹劾朝廷大臣。我去查了资料,才知道电视剧对他的表现力不够,多着力他的落魄清廉,笔力方面,不如真实记载:

在任期间,岑春煊严肃吏制,建立警察制度,一举弹劾四十余名官员,人送绰号「官屠」,与「钱屠」张之洞、「士屠」袁世凯并称「清末三屠」。

电视剧里有许多表现文笔的段落,起初是外国记者,李鸿章抓住一个人的把柄,会请英国记者莫里逊执笔,通过外国人的报纸,传达到慈禧面前,引起重视。张之洞办的汉阳铁厂差钱,曾为一名过世的商人写了八个字,换来八万两银子。袁世凯在落魄闲暇期间,请他的好友帮忙写兵书,只因他文采不好……

古代会写文章的人,堪比将帅,指挥千军万马杀敌。我每次看见这些段落,不免汗颜,相比古人,自觉给他们提鞋也不配。

很早前,我不明白古人的文章怎么会这么好,后来才发现,他们下过苦功,幼年背书、抄书、断句,打下基础,这之后才开始学作文。学好汉字是需要下苦功的,并非三年五载能学会,十年八年有小成,已是很了不起的事。

学习是一回事,古人对汉字的态度也是一个原因,在《清代与传统文化》里有段介绍:

中国人对汉字简直可以说是崇拜。按照他们的说法,创造文字乃是惊天动地的大事。在任何情况下,他们都不会用脚去踩字纸;为了促进这种崇敬,惜字会雇人走街串巷地去收集废纸,并以祭祀一般的庄严肃穆将它们放入祭坛中烧掉。这些祭坛被称为「惜字塔」,几乎在传统中国的每一座城市、城镇和乡村都能找到,如今只有一小部分被保存了下来。

写字,除了沟通交流,讨论国事外,古人相信文字具有神性,它沟通的是天与地,只有敬之、爱之、信之,才会花很长的时间学习,成为大家。

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香囊会绣有「安」、「平」等字,过年时,家家户户会在门前贴「福」字。那是人们相信,文字是一道护身符,能驱邪避灾。

电视剧里,瞿鸿禨过于清廉,结伴人少,他自知与袁世凯斗争会失败,写了道弹劾自己的折子,交给学生岑春煊,叮嘱他卖个好价钱,过点好日子。岑春煊含泪收下,开价五十万白银。至此,袁世凯在丁未党争中取得胜利。

参考资料:《清代与传统文化》

走向共和:维新之难

戊戌变法失败了,袁世凯的维新还是失败了。这两次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从电视剧《走向共和》看,或许是无法做到利益均沾。

戊戌变法里,皇帝没有兵权,妄自变法,动根基,自然会受到慈禧的镇压。康有为有多激进?变法议政,朝堂上,小到服饰礼节,大到官衔品级,无不受阻。讨论实在没办法进行,康有为趴在地上,恳请皇帝杀几个人,以儆效尤。皇帝犹豫了,这一刻,康有为深知改革无法彻底进行。这些风吹到慈禧的耳朵里,变成了:杀慈禧才能成功变法。怕死的慈禧自然警惕,开始镇压变法。

袁世凯的维新,部分官员受到西方新政的影响,逐步接受维新,这次的维新和戊戌变法最大的区别是:得到慈禧的支持。袁世凯似乎胜券在握,讨论改制,正义凛然。他没想到的是,清朝廷官僚勾结,结党营私已经连成一片,牵一发,动全身,要维新,自然要动人的奶酪,结果遭到四处弹劾。

事情越演越烈,官员联名上书,请慈禧杀袁维新。朝廷官员的意思很明显,袁世凯一死,立马支持维新。慈禧会同意吗?肯定不会。毕竟袁世凯是在她的支持下做这事儿,杀他,等于打自己的脸。最后慈禧只能收回袁世凯的兵权,让他的职位成为一个闲职。

维新实在是太难,所以孙中山选择革命,毕竟推翻一个政权,建立新政,远比和一群只会窝里斗的人纠缠来得快。清朝廷的体制,已经成为巨大的脓疮,忍一时之痛,挤掉上药是最快的治疗方法。

袁世凯维新失败,慈禧心里明白,哪怕是她,也没有办法改变许多官员根深蒂固的观念,毕竟维新是要牺牲一些人的利益,换取人民的利益,没有人愿意牺牲,大家都是自私的,谁也不比谁高尚。

看到这里,转念一想,改革开放不也是这样的情形,大家都担心,怕步子迈大了,你看我,我看你。庆幸邓公英明,不禁想到他的南巡讲话:

「……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,敢于试验,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。看准了的,就大胆地试,大胆地闯。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。没有一点闯的精神,没有一点『冒』的精神,没有一股气呀、劲呀,就走不出一条好路,走不出一条新路,就干不出新的事业。不冒点风险,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,万无一失,谁敢说这样的话?一开始就自以为是,认为百分之百正确,没那么回事,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。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,对的就坚持,不对的赶快改,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。」

「……证券、股市,这些东西究竟 好不好,有没有危险,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,社会主义能不能用?允许看,但要坚决地试。看对了,搞一两年对了,放开;错了,纠正,关了就是了。关,也可以快关,也可以慢关,也可以留一点尾巴。怕什么,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,就不会犯大错误。」

怀念「对内不折腾,对外有谋略」的邓公。

走向共和: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

孙中山和袁世凯,无论是历史还是电视剧,他们终会相遇。相遇前,两人中间隔着一个慈禧。

慈禧的角色极其复杂,性情捉摸不定,电视剧里,她时而英明,时而昏庸。杨度的评价很中肯:「一个国家要把一个人哄高兴,这算什么事儿?」

辛丑条约之后,慈禧忽然要维新,学国外的君主立宪,派人去考察。终于要迎来曙光了,我不禁感慨。

这期间,孙中山在外倡导革命,从夏威夷到日本,从日本到旧金山,不停找人,筹款,谈他的革命理想。孙中山应了康有为的评价,他背后的反骨,确实很大。后期康有为已经迷失方向,有很深的抱残守缺思想。梁启超身为他的学生,也不得不退出他那一派,转身投向革命。

走向共和》特别喜欢用对比的角度叙述故事,康有为对比孙中山,有一幕讲筹款,康有为将筹得的款项全部塞于自己的兜里,让演戏的人饿肚子。孙中山筹款,戏子们低声下气地说,自己也要养家糊口,还请他行行好。孙文听后,果断将捐来的钱给他们,还取下左手腕戴的表送给他们。相比康有为一心保皇,念及的是虚无的幻想。孙中山却知道,革命的火种,离不开人民的支持。筹钱,闹革命,不是为自己,也不是为高高在上的皇位,而是普天下的人民。看到这幕,我才算懂得他的三民主义:民族、民权、民生。这不是一句口号,他是在脚踏实地践行自己的理念。

电视剧演到第三十八集,历史的走向已经清晰。依慈禧的性格,维新、立宪不过是心血来潮的念头,用袁世凯的话说,真这么干了,谁还哄「老佛爷」开心,要做这事,再怎么也要等她西去才行。

袁世凯的算盘打得好,可他忘了,革命的火种在孙中山的号召下,四处蔓延,共和的理念正从穷苦的老百姓的心里滋生,那些清朝廷弃之不用的人杰,正在用武装斗争的方式走来。

「……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,但它的发展是很快的,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,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……」

走向共和:忍辱负重

李鸿章去世,按理说是整部《走向共和》里浓墨重彩的一笔,导演克制,没有大肆渲染,反而通过慈禧的悲痛,刻画他的重要性。

剧集里,李鸿章给我的感觉是:忍辱负重。他创办北洋水师,甲午战败,签丧权辱国的条约,遭世人唾骂。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,康有为要维新变法,创办机构,需要钱。李鸿章派人捐了五千两,康有为拒不接受,认为这是卖国贼的钱,受之有辱。

从慈禧的悲痛程度看,他知道李鸿章受了莫大的委屈,八国联军进京,直接让她带着皇帝一行人逃到陕西,为了回京,又要签协议,没办法,朝廷里只有李鸿章能担此重任,此时,他已身患重病。

签《辛丑条约》这幕拍得荡气回肠,谈判桌上,李鸿章激昂慷慨,先挑拨各国关系,再侃侃而谈,利用外交手段,尽量减少赔款。谈来谈去,最终还是要签字,原本签字的是庆亲王奕劻,他不敢下笔,踌躇满怀,李鸿章见状,走过来对他说:「天下最难写的,就是自己的名字,签在这卖国条约上, 就是千古骂名了。王爷,你还年轻,路还长着,由我来吧。」他接过笔,在众人的注视下,签了自己的名字。

我不清楚导演有没有抬高李鸿章,我只知道他刻画了与中学历史课本不一样的人物。功过是非,原由后人定论,李鸿章肯定是知道的。

我佩服他,一是他有实干精神,能上马杀贼,也能创办实业。二是通晓朝政,减缓争斗,与翁同龢的斗争中,明白「大臣不和,于国家终非幸事。」三是他能隐忍,哪怕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,也无视他人非议。四是善于接受新事物,无论是家里使用的器具,还是送给慈禧的显微镜,放现在,他也是一个老顽童。

电视剧里,孙中山去找过他两次,第一次没说完话,直接逐出门,第二次,孙中山劝他领导革命,甚至以总统职位相邀。李鸿章告诉孙中山,「一代人,只能做一代人的事。」他知道,不管是维新变法,还是革命,都在推动国家向前,属于他的时代终将翻页。

共和,终将走来。

走向共和:狂风巨浪中的危船

甲午战败,戊戌变法,一浪接一浪打来,清朝破得真不像样子。

走向共和》剧情着眼大处,休息日,在家看了两天,心情真是五味杂陈,历史的走向,不停从眼前翻过:孙文逃亡美国筹钱,到日本开办学堂,改名:孙中山;维新变法失败,戊戌六君子殉国,希望用鲜血唤醒沉睡的人民;慈禧重新掌权,和义和团勾结,相互利用,引八国联军进攻,带皇帝逃亡……

一边看,脑子不停回想:清朝三百多年,历经康乾盛世,最后遭到各国瓜分,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电视剧里,很重要的一点是:朝廷腐败,国库空虚。这似乎有些矛盾,如果一个朝廷腐败,那银子不流进国库,去了哪里?有一个去向是赔款,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 2100 万元,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,对英赔款 400 万两,对法赔款 200 万两;甲午战争赔日本 2.3 亿两白银,这是对外,对内的太多,只需要看朝廷的花销,慈禧六十大寿的消耗已经知道国库为什么空虚了。一个国家经得起多少次折腾?

看到现在,我发现所有的事无不围绕「缺钱」二字展开,李鸿章办北洋水师缺钱,张之洞的汉阳铁厂缺钱,孙文闹革命缺钱……回望康乾盛世,那励精图治的时代,令人唏嘘。

慈禧在落难时,问为什么祖宗的基业会毁在她手里,我倒是想问她,皇帝准备维新变法时,她做了什么?康有为去见伊藤博文,请教变法之道。伊藤博文说,日本之所以能成功,在于有一个自上而下,独揽大权的皇帝,光绪在慈禧的胁迫下,做不得主,变法不会成功。

这不禁使我想到《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》提到的事:

清朝皇帝,特别是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帝,每天都要从早到晚工作很长时间。京城与地方高级官员的奏折纷至沓来,有时一天多达上百封,皇帝需要立即阅读并批复。皇帝每天清晨都要举行朝会,制定内外政策。17世纪70年代吴三桂叛乱期间,据说康熙皇帝每天需要处理500件政务,直到午夜才能就寝。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里,清朝皇帝经常提到他们繁重的政务,以及牵涉「生杀予夺」的巨大责任。

清朝的盛世,建立在初期数位勤政爱民的君主身上,一代代的积累,才造就了帝国伟业。

看到现在,我对剧中的人物情感不停变化,有时恨,有时叹,有时悲,有时哀……清王朝这艘危船,正在狂风巨浪中,载着这群人,走向共和。

谁主沉浮?

《恰同学少年》最后几集,讲过青年毛教员的一些事迹,这些事我曾在《毛教员:人类智慧的遗产》中读过,一是体育,二是调查研究,三是保卫长沙。

青年时期的毛教员特别注重身体锻炼,除了电视剧里提到的雨中锻炼,洗冷水澡,他还发明了一种「六段运动」,坚持不懈。他的老师杨昌济叫他将自己的锻炼心得,写成文章,后拿去投稿,刊登在《新青年》报刊上。

现在从科学的角度看,锻炼确实有助于一个人的头脑变得活跃,毛教员也认为「体育并非仅仅是为强健筋骨,还可以增进知识,因为知识原本是认识世界之事物并判定其道理的,故而需要依赖于肉体。直观依赖于耳目,思家则依赖于脑筋。唯有肉体完全才有知识的完全。」

他的文章概括起来,主要还是两句话:「欲文明其精神,先自野蛮其体魄。」「苟野蛮其体魄矣,则文明其精神随之。」

毛教员深知身体强健,才能做更多的事,更何况在国贫民弱的年代,强健筋骨,做好一切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有关锻炼的好处,现在的、文章、视频,已经泛滥成灾,真正能体会到锻炼快乐的人,还是少之又少,就像毛教员教杨开慧「六段运动」时告诉她,锻炼还需要自身动起来,书里写的只是一个人的经验总结,心得体会。

从书中来,又到社会中去,寻找经验与真理,也是毛教员的个性。第一师范读书期间,他曾和萧子升一分钱不带,徒步旅行,沿途以坐霸王船,卖字,写对联为生,实践是他一生的写照,因为书里写的并不一定是真理,对与错也没法辨别,检验的标准,唯有实践。这也为他走向革命,写出《实践论》《农村调查报告》等著作奠定基础。我特别推荐阅读《农村调查报告》,书里有篇寻乌调查,堪称调查研究的范文,我曾多次拜读,钦佩不已。

电视剧的最后,校长孔昭授给毛教员的评价是:通身是胆。我无不赞同。很多年听老辈人讲故事,总觉得他的问题颇多,读完《毛选》五卷,再读他的书信集,新闻选等作品,才对他由衷佩服,从此以后,再也不相信那些传来传去的闲谈。

一个人青年时的样子,或许不能注定他未来的发展,但所凝聚的毅力、胆魄、品德与修养,才是最宝贵的财富,它们会随着时间,凝聚成星星之火,星火不灭,必成燎原之势。

「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」

图片来源:《恰同学少年》剧照

参考资料:

《毛教员:人类智慧的遗产》【日】·野村浩一 著

注:本文写于 2022 年 04 月 14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