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孤独的价值》书评:孤独与文明

我给孤独的一个定义是:被需要。

生活中我的存在感不高,和身边多数人所不同,下班只想早点回家。在屋里哪怕呆上一整天不说话,心情也会变好。和我相反的是,身边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,他们不工作时,会和好友商量着去某个地方游玩。

不过对于从事一些特殊行业的人来说,与孤独共存,或许是通往前进的唯一办法。这些人往往沉在一个角落,默默做事,慢慢敲开黎明的一束光,从果壳里汲取营养。他们会与孤独共存,但没有人会知道,这期间是何种力量陪伴他们度过漫长的时光。

我在早年间读过一本关于观测彗星的书,提到一个人在天文台默默地做记录,等候彗星的到来。很多时候我在想,这样的人是如何忍受孤独,独自一人在那里做事。后来读关于基因方面的书,发现孟德尔也是如此,一个人在土地里研究豌豆基因。人类在文明与科学前行的路上,靠着一批批孤独的人向前点亮灯光,从而使大众获益。

或许,对于孤独来说,与其对抗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无法按下暂停键的生活。当一天的生活已经被排满,人自然会像一艘潜水艇般沉入海底,不被外界所干扰。不停忙碌,会忘记时间的存在,自然不会受到孤独的侵袭。

我觉得人类不断前行,最大的阻力或许是承认自己是群居动物,而那些闪着光芒的星,会远离群体,在一边独自思考,缓慢沉淀,积累。无论成功与否,这些人在一生中所贡献的财富,不比群体的力量渺小,而人类正是靠着与孤独为伴的人,一步步迈向文明之光。

买书记|每日抄经:利未记⑲

200531

如果微信公众号的记录没错,15 年开始,我每月开始整理读书笔记,到现在已过去 5 年。这一行动来自老金,就是团队运营过杜蕾斯微博,创建环时互动的老大。

我以前写过,自己的工作史就是读书史。正是发现网络上不少广告人拼命读书,为了缩短距离,跟上他们的脚步,自己才开始培养读书的兴趣爱好。

读书自然要买书。刚出来那些年,不知道买什么书,就在网上看一些书,胡乱买。我甚至不知道文案和编辑的区别,不小心买过几本编辑类的书。

印象中最深刻的是,一次下班,和一领导同乘一部电梯,他扛一纸箱在肩膀上。我问他,是什么。他说,一些书。直到后来我一口气买他那么一大箱子书,才明白真是要扛着走才省力。

我看现在许多做广告的人,喜欢读文案类型的书,某位大师写的文案创作技巧,一些文案技法之类的书。

我出来读的第一本书是《市场营销原理》,这也是那位领导推荐给我的。直到去年我才知道,这本书老金读过十几遍,还买过许多不同的版本。

我买书较为疯狂,起初快递员会说书到了。到后来,直接叫我下楼拿书。关系熟络,他告诉我,希望买书的时候拆单,他们是按单子送书。一本书是一单,十本书包在一起也是一单。从那以后,只要不是促销,没办法拆分,我会尽量按照本数下单。

今天写这么多,主要是看见自己五月用微信读书读的几本书,纸质书价格近乎百元。有些庆幸自己当年买过不少书。

抄经
手抄经
抄经

每日抄经:出埃及记 ㊳

200423

读书日,电商活动促销。往年我或多或少会买几本书,今年看来看去,也不知道买什么。

倒不是没有要买的书,我的购物车里堆满不少书,都是以前觉得很重要,仔细想想,一时半会看不过来,慢慢觉得没有那么重要的书。再加上家里一堆书,下半年又准备搬家,不得不压制住自己买书的欲望。

白天看微信公众号推各种读书的文章,唯一有兴趣的是表哥(三表龙门阵)推荐的书。小道消息也推荐了书,一本何伟的书,还是台版,很贵,一本是读库的《医学大神》系列,已买,还有《光荣与梦想》,也有。

我发现越读书,慢慢对许多书产生了厌恶感,现在能肯定的是,市面上的畅销书,绝对是我没有兴趣阅读的书

偶尔看朋友圈晒的一些网红书,封面花里胡哨,更是兴趣乏乏。还有就是市场营销方面的书。我发现许多营销问题,在《市场营销管理》里完全能找到答案,而《科学的广告》读三遍,完全能应付现在的工作,举一个例子:在这本书里,明确说了,广告的作用是销售,不是讨好用户。但现在许多广告,极力讨好用户,这是毫无必要的事。试问 Nike 讨好谁了?无印良品又巴结谁了?能把这本书读好,读明白,完全能应付工作中的绝大多数工作。

结合这一条,还有一条很重要的观点是:没有人会反复看一条很搞笑的广告。

要说我为什么读书,找个世俗意义的理由,我觉得是:自己生活过得一年比一年好。

我这人性格很硬,智商不高,情商为负,不会圆滑处世,更不会说些讨好、夸耀的话。唯有读书使我有了行动力,不至于成为社会淘汰下来的零部件。

可以说,我的读书史就是我的成长史,我有什么理由不继续读下去呢?

夜路
抄经
抄经文
手抄经

200424

忘记什么原因,同事昨天查网站权重,电脑网站从 1 变成 2,移动网站还没提升。

网站权重是一个网站打开的综合评定,涉及到打开速度、文章质量、页面设计等。按照数字计算,权重 1,百度给的流量是 1 到 99。权重 2 是 100 到 499,依此类推。

我学习 SEO,主要是看了张国平的一些文章和视频,真正实战,还是飞水一点点带我入门。看资料容易,上手操作,才知道困难重重,说是两个概念不为过。

我在做的时候,慢慢体会到张国平说的一个问题:权重就是考量一个网站网页的友好度,只要将每个页面做好,整个站才会全盘提升。

搜索引擎是巨大的吞噬兽,一旦尝到甜头,会不断驱使一个网站向前进。这有点像写文章,一篇不好,继续写,保持稳定持续的输出,就会有所提高。量变引起质变。

我司的网站之所以会被降权,有一个原因就是疏于更新,还有就是没有方向和计划的更新,如同一只没头苍蝇到处乱撞。

提升权重的方法很简单,但始终没有人去做,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请教了飞水,和同事配合,天天更新,坚持半月,有了些许成绩。

我发现自己所做的事,到最后都和坚持有关,无论是跑步抄经,还是做 SEO、做推广,无不是在坚持中寻找前方的灯塔。

前路还长,希望能在这条赛道上完成一个小目标。

手写经
手写圣经

每日抄经:出埃及记 ㊲

200421

2016 年 8 月 14 日,深夜,我面对再次熄火的 T2 手机,无力地坐在书桌前,脑子里不断冒出「明天上班,没有手机怎么办?」的问题。思前想后,我一狠心,买了人生第一步 iPhone。

这是部低配版 iPhone 手机,是我当初工资所能承受的极限。如果按照屏幕尺寸划分,它也是乔布斯时代最后一部小屏手机,至此,手机尺寸已经变大,完全背离了乔布斯提出的「一手掌握」的初衷。

现在看来,这是好是坏,尚有争论。从使用习惯看,大屏幕已经成为主流,人们能忍受裤兜撑大,双手操作,重量增加。为的仅仅是满足看电影、玩游戏的畅快体验。

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使用这部低配版 iPhone 手机,它使我感受到科技的温度。每当我在键盘上轻快地敲字,总能得到正确的反馈,屏幕材质所传递出的好感,使我不自觉地敲下无数长文。

在三年多的时间里,身边人换手机的频率加快,我始终握着小屏手机。无数人从劝我换一部手机,到嫌弃它,这一切仿佛没多久才发生。很多人无法明白,我宁愿换手机电池,也不太情愿换手机,有一个原因是它太好用,已经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。

三年多的时间,我依靠 64G 内存,装了很多 App,存了很多图片,微信数据也在一点点增加。慢慢地,换过的电池也开始老化,空间存储几度告急,我不得不及时清理空间内存。

纵然如此,每一次系统更新所带来的体验,从未让我失望。优化的细节,触碰反应的速度,快到无法述说。苹果公司仿佛总有一种魔力,更新系统,总是那么优雅,善解人意,

iPhone 还教会我,放弃看单个硬件的优势,一切不谈硬件和系统结合的电子产品,就是耍流氓。它还告诉我,一个好的生态,需要一定强制干预,如果任其发展,隐私泄漏不说,产品美学就是一道扣分题。更重要的是,我使用 iPhone,丝毫没觉得自己所花的费用超过自身消费水平,反而这些年,在它的帮助下,解决了无数工作上的难题。

现在,我人生中的第一部 iPhone SE 退役了,它会静静躺在桌子抽屉里,成为我的纪念。我将带上新的 iPhone,踏上新的旅程。

轻轨站台
抄经
抄圣经

200422

每年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。前几天看新闻数据,报道 2019 年国人的人均纸质书阅读数是 4.1 本。这个数据包含教辅类的书籍。

这份数据调研并不准确,样本也有很多问题,但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,人们的阅读数不足是很明显的事。

阅读数是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阅读指标?从一定程度上来说,这是肯定的。一个人只要保持每天读书,一年下来,阅读的数量并不会低于这个数。数量反而是衡量一个人阅读的基础,没有阅读量,就没有办法谈读书。

我知道,这里有人就要出来鸣不平,说自己一年只读一本书就行。试问什么书要读一年?按照我的阅读速度,《红楼梦》一个月内能读完,《市场营销管理》一个半月读完,《资治通鉴》一年至少能读六本,《鲁迅全集》能读一半。无论怎样,一个人一年也不止 4.1 本书。

何况在阅读这些书籍的同时,还顺便夹杂其他书读,大部头的书一次性读完本就是件费劲的事,必须学会调节,才能走到终点。

那又有人说,一本书贵在精,不在多。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理,依旧是以阅读数取胜。《红楼梦》我读了两遍,还是不同的版本,这算几本书?《科学的广告》我读了三遍,换了好几家出版社,有家出版社甚至还换了名字,叫《文案圣经》。我从 17 年开始,每年会读一遍《圣经》,去年底甚至开始抄写……阅读一本书的次数,其实和阅读多少本书并没有太大区别。我反而觉得选择什么样的书反复读,更为重要。

如何判定一本书值不值得读?在第三期好中文的课上,王老师讲了「哥白尼原则」,计算一下。鲁迅的作品,有 95% 的把握说,至少持续 2.56 年,最多 3990 年;《论语》的寿命至少还有 62 年,最多 94300 年;和合本《圣经》至少是 2.6 年到 3939 年……

一本书值不值得反复阅读,已经通过数字有了直观的展现,这是无需争辩的事实。

手抄圣经
手抄经
iPhone 手机
All-focus

《三十六计》中的第三十七计是什么

《三十六计》这本书不用介绍太多,几乎每个人都会说那么几个成语,什么「趁火打劫」、「以逸待劳」、「借刀杀人」之类的。当然最熟悉的还是最后一计:走为上。

前段时间把这本书过了一遍,每天早上看两计,差不多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看完。我不知道大部分出版社是为了方便人理解每一个计谋,还是为了卖个好价钱,编者都会在每一计里加入历来战争案例,顺带进行评析。

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人阅读,不好的一点就是,把不少战争太过简化。我每看一例,都会疑惑,难道古代打仗就这么简单?直到后来看见诸如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之类的案例,才恍然大悟,原来所谓战争,只不过是文人笔下意淫出来的玩意儿。书里为了方便,把原本小说中的战争硬是掐头去尾,让人看起来打仗就这么简单。

对这种疑惑的不止我一个,翻阅《曾胡治兵语录》时,曾国藩也提到这么一个问题,「军事是极质之事,《二十三史》,除班马而外,皆文人以意为之。不知甲仗为何物、战阵为何事。浮词伪语,随意编造,断不可信。」

这段话翻译过来,其大概的意思就是:打仗是非常实在的事情,《二十三史》的书中,除了司马迁和班固的书,其他都是文人意淫出来的玩意儿,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打仗是什么,有可能连排兵布阵到底该怎么做都不知道。看这些书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,不能随随便便就相信了。

这是曾国藩读《二十三史》的感受,用来说《三十六计》中的案例,也是如此。

且不说《三十六计》这本书中所讲的真实案例,但拿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之类文人杜撰的案例讲计谋,确实是大大不该。如果你读过原著,其实会知道,小说在描写战争过程时,还是比较有逻辑的。如此类掐头去尾的简单叙述,甚至有些地方牵强而为之,确实不该。

再说回书的本质,《三十六计》是本好书,这毋庸质疑,但大多数人读这本书,不外乎两点原因:一是学骗人(说严重点儿是害人);二是学不被人骗(提防别人)。我初读此书,也是为这两个理由(都有一点)。毕竟行走社会,学个一招一式傍身再正常不过。可惜的是,书越读到后面,越不是滋味。其原因也不外乎两点:一、学会这些,灵活运用后就能立于不败之地?二、书中的诡道,有些已非正道,已超过我自身的道德观。第二点可以用所谓的「用之正则正,用之邪则邪」来扳倒。可作为一个喜欢刨根究底的人,自会发问:何谓对错,何谓正邪。这是个无解的答案。为此,我不得不去寻求这本书所要传递出的本质。

纵观《三十六计》,不外乎是在介绍如何使用兵法,然而其中并未告知读者使用的正确性。相比《孙子兵法》,没有所谓的「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」、「兵者,诡道」等等强调性语句,表示战争非到必要时,切不可轻易出兵。可惜,《三十六计》没有任何提醒。

或许很多人在看此书时,都沉浸在这些计谋中不可自拔,可所谓用计谋的本身究竟是什么?在我看来,或许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中楚庄王所说的的四个字:「止戈为武」进行总结恰好不过。所谓战争中所用的计谋,到最后不就是为了寻求个太平盛世吗?人若读这本书,不能想明白这个道理,而过多纠结于如何用计谋,在我看来,是得不偿失的。

最后需要说明的是,如果你要看这本书,个人建议先读读《论语》和《说苑》这两本书。当然更重要的是,读完《三十六计》后,再读读《曾胡治兵语录》,这本书会告诉你除了计谋以外你更需要掌握的本领。

没有人看见的美 2015-08-12

罗辑思维上有一本书——《少有人看见的美》,书中用12章节讲了西方一系列画,作者是位很有趣的人,一方面探讨画的十二星座,一方面又通过画讲灵魂的重量,这之后又上升到哲学的高度,说「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一条河里」。今天抛砖引玉,随意说说书的内容,如果你喜欢,可以去读读这本书

对美而言,大多数艺术老师在教学生时,都会从色彩、色块、明暗等方面教导学生。这是学画画阶段,也是每个学生的必经之路。学美术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枯燥的事情。大多数的画家,包括我们现在所知的,都是老师一步一步带起来。也就是说,如果要学习美术,就必须要拜师。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美术生挤破头都想考入中央美术学院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,美术生这一辈子能得到名师指点很重要。

当然,光会画画也不行,因为要成为伟大的画家,还需要对这个世界有态度。我们看西方美术,会发现很多画家都喜欢画古希腊、古罗马时期的人物或神话故事,其实都是在借他们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。当然也有那些画风景的,我想他们也是在或多或少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。

表现实际事物,画家有办法处理,那要表现灵魂,应怎样处理?要知道西方与我们国家思考问题,有很大差别。西方的两大哲学家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,前者喜欢探讨「永恒」,他的「思想体系是借由逻辑推演而超然物外的」。后者的思想体系则来源于观察与经验(见下图《雅典学院》,左边的柏拉图手指天,右边的亚里士多德手心向地,就是这个意思)。

《雅典学院》局部

东方世界受「子不语外力怪神」、「未知生、焉知死」的影响,则比较务实,一般不会去讨论神神叨叨的事情。唯有外来佛教才有轮回、因缘之说。也因这一点(其中一点),才会有中国无哲学的讨论。还有一点讨论就是:我们国家几乎没有为真理而献身的哲人,盛赞忠君爱国、精忠报国的将帅才是我们国家的主旋律。

「永恒」一直贯穿于西方世界,如何用画表现,成了一大难题。作为一直追求逻辑的西方人,想破了脑袋,终于想到一个办法,把「永恒」换算成灵魂。那么问题来了,一个人如果有灵魂,那灵魂就应该是有重量的,这又该怎么办?这时候天堂、地狱之类的环境因素就开始出现。如果一个人的灵魂轻,那么就会上天堂,如果灵魂重,就下地狱。西方人在表现灵魂人时,都是衣不蔽体,也就是赤裸着身子,因为一个人的灵魂是不能穿衣服的。并不像我们国家这样可以大而化之的把它处理掉。

于是乎,我们就能看见这样一系列称灵魂重量的画作:

耶稣基督与大天使米迦勒称量灵魂

当灵魂有了重量,执着的西方人又开始抛出另一个问题:那么它的重量有多少呢?答案是:21克。这个重量来源于1901年,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位名叫邓肯·麦克道格尔医生做的一项实验。他用6名濒临死亡的人和狗来做了实验,这份实验被发表在《美国医学》上,但可惜的是,这个实验迄今为止没有被其他学者以同样手段重现过(1)。

那人到底有没有灵魂,或者灵魂的重量到底是多少,究竟有谁证实?或许修改下这本书背后的这句,我想更能说明问题:没有什么是不朽的,包括灵魂本身。唯一不朽的,是一个人所留下的,令人敬仰的知识和财富。无论那是一幅画,还是一本书,我想这才是灵魂真正的重量。

注(1):来源于《少有人看见的美》

你的世界没有一本好书 2015-07-11

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阅读的横向与纵向性的文章,大概的意思是说,人在阅读时,应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高度。如果你一直在读经典文学作品,可以去试着读读哲学方面的书,如果你一直在读言情网游之类的小说,可以去读读经典文学。有的人属于前者,一开始在阅读上就比别人高好几个段位,但有的人就不一定了,或者说现在大多数人都这样,整天抱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书,觉得那就是写得好得不得了的小说。更有甚者,对于一些作者不当的行径表示理解,这是多么的愚昧。

读书原本是一种很有乐趣的事,可到了这个连四大名著都难读的时代,或许正是人应该反思的时刻。我并不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缺少些什么,很多人这辈子什么都不缺,可偏又什么都缺。不缺的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世界里过着一种「温暖」的生活。缺的是没有那颗不愿意去学会提升一下自己阅读能力心,总觉得自己应该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,过着「木偶」一样的生活。

或许人天生就有一种「油盐不进」的性格在里面。这种性格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去反思,喜欢朝着一条不归之路往前走,自觉看过一两本不错的书就觉得了解了文字的优美,文笔的漂亮。那些如同星星般璀璨的经典挂在天上,一闪一闪的亮着,他看不见。只觉得月亮就是最大最圆最亮的,其实它不过是地球的跟屁虫。

在我看来,读书会有大部分时间是简单而快乐的,但也有困苦,一本好书,所包含的是思辨,你会发现它在启迪着你,让你学会质疑,学会看待这个世界,学会某些既简单又纯粹的道理。大多数人不明白,只觉得难读,不想读,甚至劝别人也不要读。

读书本就是件被动的事,尤其是读一本好书,你必须主动亲近它,不然就算是落满灰尘,它也不会靠近你。很多人活到现在不愿去试着亲近一本好书,似乎只有那些如同A片一样让人瞬间高潮的书才能让你欲罢不能,可惜的是,就算是连续高潮,你得到的也不过是暂时性的愉悦,到最后能走进你心里的,并不是肉体上的快感。

想想,当你有了另一半,你俩有了孩子,待到他嗷嗷待哺长到激素分泌的年龄,你手拿着「小时代」递给他,跟他说:「看这个吧,你妈(爸)就是从这上面得到的熏陶。」

你不会为你的教育感到羞耻?

顾爷是如何“吃遍天”的 2015-07-01

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我知晓顾爷有些晚。认识他(好像跟他很熟一样),是淘宝做活动请他打广告。至此以后,我发现一个能把美术聊得这么“八卦”有内涵的奇葩之星冉冉升起(说得他好像穷困潦倒过一样)。

最近在看顾爷的《小顾聊绘画》,相比之下,书比微博上面的内容丰富了许多,也涨“姿势”了许多。

看书的过程中,我一直在琢磨,顾爷是如何把绘画讲得生动有趣的。想来想去,总结了以下几点:

  • 贴标签: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看画最难的就是记住画家的名字。顾爷聊画时,就想了个办法,给每个画家贴标签,给卡拉瓦乔贴上“逃犯”的标签,梵高贴上“一只耳”的标签,塞上贴上“苹果男”的标签等等。这样做的巧妙之处就如同你逛街,看到店门口放着一个白胡子老头,就知道是肯德基。
  • 作对比:在顾爷的书中,你会看见画家大量的“八卦”,作为一本聊绘画的书,不可能只聊八卦,不讲画。要知道,能把一幅画讲懂,是门很深的学问,大多数专家和老师一讲画,就是各种色彩、构成来了。非专业人士并不需要听懂这些,只需要直观感受。你跟别人说你手机用的什么PV材质(我瞎编的),还不如往地下摔一摔来效果得多(iPhone的质量就是这么测出来的,不信你试试)。

  • 顾爷讲画,采用对比,讲《睡莲》,给你上两幅不同画家的同一作品,一目了然。讲家庭画,给你上两幅画,一喜一忧,你自然一清二楚,有什么能比这更有说服力呢。
  • 抠细节:如果你身边有画家朋友,发现他们对你的各种行为抠细节,请原谅他们。我以前也不明白为什么画画的朋友喜欢抠细节,一直认为这是一种洁癖,看过这本书后我明白了,画画的人都是从临摹开始,临摹的最高境界就是画得一根头发丝的粗细都一模一样,所以画画的人都有这个臭毛病。
    顾爷也是,他在观察一幅画时,会很细致。大多数非专业人士看画,都是走马观花,看个大概也就了事,但顾爷(或者说画家们)不是,他一般先看整体、看构成、看色彩,之后再看细节,看画的边边角角,从画里发现乐趣(其实谁知道画家心里想的是怎样的,说不定都是在YY)。
  • 无厘头:这个特点按说是顾爷在微博上使用的,他书里很少见到。从个人角度来说,很佩服这种东拉西扯后,还能把广告做完,让人有转发欲望的无厘头。顾爷永远是这样,善于发现许多画家和画之间的特点,把他们拼凑起来做一次组装,你无需关联上下结构,只需要静静地享受被广告植入的快感,仅此而已。

除了这些,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,也是最不起眼的一点,就是在他书的背面写着这么一句话:关于艺术,一切的热情都源于单纯的喜爱。

我想这才是顾爷成功的唯一法宝,一般人都做不到,不信你试试。

去你妈的没人读 2015-06-30

1、

以前写微信,我时不时的会写到读书,比如这段时间读过哪些书,为什么没人读经典等等。可惜的是,每次写读书,我的阅读量就下滑得厉害。

后来我想,是不是我写读书的文章写得不好?思前想后我都没想明白,至少在我看来,写读书的文章比写一些微信心得好得多,可没人买账,我很郁闷。

这件事困扰了我很久,直到昨天老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,说他前天发出来的《damn good advice》这本书的10章节,没什么人读,末了还悻悻地说,让我怎么对这个行业有所期待。

老金是个爱读书的人,如果你关注过他的微信公众号,会发现他有个习惯,每月都会发他读过的书单出来,每个月我看他的书单,再看看自己书桌上还没读完的书,都是一脸的羡慕嫉妒恨。心想,有这么多时间读书,真好。

我并非不愿读书,而是读书的时间并不充裕,但在这不充裕的时间内,我唯一能保证的,就是每天2小时的阅读时间。这2小时只能让我一周内读完一本书,相比那些爱读书、有时间读书的人,我很羞愧。

2、

还是昨天的事,一初做文案的小家伙找我帮忙,说公司要做kol(关键意见领袖),问我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没有。其实我是没有的,巧的是,我刚看完小马宋发的一篇《创意和广告并不是一回事儿》的文章,里面有提到他们在五一劳动节做的一个活动,在遇到那种一要价就几万几万的大V,他们怎样去解决这个难题。

我把这篇文章告诉她,想让她好好琢磨琢磨别人的活动思路,谁曾想她说了两句话,就把我噎住了。第一句话是,和小马宋没得比,太牛了。第二句话是,长文章没人读。

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去找一些观点去反驳她,现在我不会了。我毫不客气地说了句晚安,直接滚床上睡觉。

3、

王小波说过一句话,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,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。不知何时,当有人说长文章没人读,或者一本书很难读时,我总会想到这句话。

这个社会似乎正在形成一种不读书或者长文章没人读的陷阱里。人们在不断追逐着虚无缥缈,内心幻想着的成功。太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好好的读一本书,思考一个问题。

不读书,如何想办法解决问题,就算是写文案,想创意,也不可能凭空而来,脑子空空,不去靠书本获得灵感,也无法获得上帝青睐。

如果你从事的是文字工作,保持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如果你从事的是流水线工作,阅读会使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。

如果你常感到迷惘,阅读能给你指引最正确的方向。

这个世界不应该盲目追求成功,而应该想办法获得喜悦。当少数人掌握话语权时,你应该多想想,这是为什么。

说不定你与他们之间的距离,只是一本书之间的距离。

读《李安传:十年一觉电影梦》有感

读完的第一想法是,真要去好好看一看李安拍的电影,尤其是《卧虎藏龙》前面几部。现在的李安已经开始走上技术流,探索新的电影方式。

回看这本书,发现他真是那种天生能拍电影的人,书里写了他的童年,看过许多导演的电影,写他青年,不得意时,除了拍电影做其他事会浑身没劲儿。到了快中年时,才有机会拍人生第一部电影。

王老师说,导演只有两种,一种天才,一种平庸,没有中间派。判断一位导演会不会拍电影,看他拍的第一部电影就知道了。纯女作就是导演的敲门砖,会拍就是会,不会怎么做都不行。

李案写他拍第一部电影,砸锅卖铁才拍出来,到后面拍《卧虎藏龙》,已经有了不小的野心。毕竟要讲东方的武侠世界介绍给外国人,让他们明白是怎么回事,这是不小的挑战。这调整在于文化观念的碰撞,怎么让西方人明白东方世界。

这部电影的剧本来回不知道改了多少遍,东西方人都有参与。拍摄难度,尤其是竹林打斗那场戏,更是惊险之极。至于其他挑战,更是艰难重重。

李安是偏执的,是幸运的,是成功的,更是一个反叛者,他没有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事,而是始终知道自己做什么有劲儿。看他起初学电影的不被理解,到最后拿到奥斯卡回台湾。这种艰难险阻,能一路走下来,真不容易。只是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?成功了的人才会叫别人慢一点,没成功的人都是在披星戴月地赶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