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放弃的时候,但我坚持了下来

双十二在王老师的推荐下买了《十三经注疏》,网上看这套书没有多厚,收包裹那一天,看见四四方方如同炸药包,需要双手抱才能移动到书,我才知道自己有些大意了。

买这套书,主要是按照古人的方法学汉语。王老师说,古人学汉语,基础功是点标点,一套书点完,再点一套,五套点完,一本书已印在了心里。这是童子功,不好学。

市面上很少有没有标点的古文,商家为了让人快速读书,给古文注了标点,要学汉语,还是要从童子功练起。

我原计划抄完经再学,王老师建议我现在就开始,每天点一页,慢慢点。我看这书如此之厚,估计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点,确实应该早点起步。于是,从这周开始,我从《论语注疏》开始,一页页的点。

翻开《论语注疏》第一页,我就傻眼了,密密麻麻的字不说,我发现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,自己连阅读都很困难,更别说识字断句了。没办法,我只有一个字一个字的开始,权当做学古文了。

前两天,我完全是磕磕绊绊的识字断句,很是犹豫,怕弄错了,花了不少时间,几度想放弃,可挣扎一番,还是艰难的完成了一页,断完我细想,发现一些意思慢慢印在了脑海里,比如第一页就讲,《论语》有鲁国版本,有齐国版本,更有从孔子旧宅中发现的版本,经过流传,有不少人在上面注解,代代相传,才有了现在的《论语注疏》。

我熬过了前面两天对《论语》的简介,进入正文,读到:「子曰:『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;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;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。』」熟悉感扑面而来,一切熬过的苦,慢慢成了回甘,我像是回到了中学课堂,坐在用小刀刻下的桌子上,听一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。

断句的过程中,我发现这套《十三经注疏》之所以厚,有一个原因是:除了正文,在里面有许多的批注,大字是正文,小字是注疏,各家言语夹杂其中,为了一字一句,争论不一,可见古人对于前人留下的文字理解,也有出入,更别说现代人学古文了。按照如此方法学习,断完句,差不多也能学好些名家注疏,实在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。

由于我不怎么吃晚饭,原计划利用这段时间看电影,但有了新的任务,我还是决定把这段时间用来断句。每天一页,差不多要花 40~50 分钟左右。促使我坚持做这件事,有三个原因:一是有点阻力,这期间我能慢慢成长。二是能学到真功夫,知道古人之所以文字功底好,还是经过多年苦练得来的。三是我觉得这件事能做一辈子,希望以后老了,自己不用为生活奔波,可以去给古文断句,做一点有益的事。

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,更重要的还是会时不时想起王老师在课上说的,「时间会给每一个礼物后面标注价格」,而我多年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我:要学真功夫,就要下苦功。

注:本文写于 2020 年 12 月 20 日。

《汉字王国》:去源头学习

山的汉字
山的汉字

国庆节读完一本小书,很感慨,在朋友圈写了很大一段话:

是外国人写的,读完很惭愧,一位热爱汉字文化的人比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懂汉字。关于汉字的考究,有人喜欢根据音、形凭空捏造。其实汉字的源头是甲骨文,通过甲骨文去追本溯源才是正确的解释方法。

我读完终于明白为什么汉字是艺术了,古人完全是根据器物造字,将物品简化为线条,非常形象具体,现代汉字很多字看不出来,要去源头看才能明白。最妙的或许是「山」这个字,千百年来,从古至今,山未变,字未变,绵延起伏,高低错落,唯一变化的是一代代写字的人。

这本书还有一大优点,不局限字的溯源,还根据字介绍了我国的风土人情。既学了汉字,又明白物品器具,生活方式,文化根源,一举多得,省时省力。这种教授方法真应该大力普及。

严格来说,写完推荐,已经够了。这几天思前想后,觉得还应该多写写,主要是现今中文的教学方法问题很严重,多数人学不好中文,很大的问题是方法不对。

古人学字,会花很长时间,现代教育走了许多捷径,从而导致人们的识文断字能力下降。识字怎么学?《汉字王国》给出了方法:从源头,一个字一个字学。

我相信这时有人会说,汉字上万,学完要何时?看似数量多,我们生活中能用到多少?一个人能认识三五千字已经很了不起,一天一个字,从孩童算来时间绝对充足。

怎么学呢?古时人们通过《说文解字》去学,苏东坡学古文,从抄写、断句开始,既学了汉字,又练了书法,何乐不为?现代人完全可以根据古人的方法去学。不仅如此,由于考古学的新发现,我们还可以更深一步,从甲骨文起,不求速成,点滴进步,追求长远的收获。

为什么要如此认真学汉字?我个人的体会是,简体字做了极大的简化,看不出字的形态样貌,比如「豕」(猪的意思),它为什么会是这样?如果去看甲骨文、金文才会明白,古人在造字时,将原本横着的形象竖着放置,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字与物的关联,又如何真正明白汉字的精髓在哪儿?

豕字的演变

古人造字,从来不是凭空设想,而是根据一个物品形态,进行模拟,先有物,再有形,最后才有字,这也是为什么书法是一种艺术,就像毕加索画牛。汉字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。

另外,通过对「豕」的了解,可以衍生出动物的习性,圈养方式以及白猪黑猪等问题,顺便可以过渡到「家」的学习。一个字连一个字,趣味与娱乐性兼具,有何不可。

最后需要说说,花时间去学一个字,值得吗?我觉得非常值,如此学习,培养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、艺术鉴赏和文学修养,对以后的写作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,哪怕不是从事文字工作,每天也要和文字打交道,可以说,一个人生活在汉字的世界里,没有办法脱离它而存在。

总之一句话,汉字是伟大的,值得它付出毕生的心血。

文中图片来源:https://www.zdic.net/

这个星球最美的地方

很早前读过一个故事,一位智者寻找天堂,走了世界上很多地方,最后来到一扇门,看见门里发出很明亮的光。从门里出来一人,告诉他,这里就说天堂。智者听说,没有走进去,反而转身离开。离开时,有人就问他,为什么不进天堂看看。智者说,我已经知道天堂的样子,不需要再进去。据说智者曾经过门不入的地方叫:耶路撒冷。

我读《圣经》开始,就对耶路撒冷有着强烈的兴趣,看资料介绍,这地方是犹太教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,有著名的哭城,还是传说中耶稣的出生地……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,耶路撒冷现在似乎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。

我在《耶路撒冷三千年》这本书里,发现由于不停的战争,圣城连连遭到损坏,变成了现在的模样,只是我从来没有去过,对于书里所写的具体有多少的了解,还是处于一片迷惘的状态。为此我在购物车里会时不时放一些了解中东地区的书,如果有生之年不能去圣城,可以从各个角度去了解这片地方,也是好的。

注:本文写于 2020 年 12 月 10 日。

王老师如何鼓励我做得更好

王老师是好中文课的老师,他拥有海洋般的微笑,而他的学识,比海洋更深。他也是第一位鼓励我的老师

我觉得在每个接受教育的人中,几乎不会遇上鼓励你的老师,没有鼓励,就没有赞美,而王老师却告诉我:要学会接受赞美。

好中文课我从第一期到第五期,从来没有见到王老师批评过谁,对于每位学员交上去的作业,他会很审慎地予以点评,并给予指导意见。哪怕是许多人不完成作业,他也不会责罚同学,依旧会在每节课后布置作业。他常说,不管是谁交作业,获益最多的人是老师。每学期讲完,他也会告诉我们,在教学的过程中,他是最大的受益者。

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,以至于上周末我去学车,刚练了一节多课的直行后退,教练就带着两个学生,要我教教他们,说完他就走了。我有些惶恐,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,不知所措。愣了一小会,镇定下来,想起王老师说的「最大受益人」,不觉胆子大起来。

我坐上副驾驶,让两位学员上车,一位驾驶,一位坐后面。我按照教练所教,告诉他们,科目二就是离火器、一档和倒档的配合,然后叫一位同学踩住离火器,放开刹车,推一档,缓慢松开离火器,汽车慢慢向前。我按照教练所说,告诉他们看不见前面绿叶时停车,倒车时反光镜要刚好看不见左边的黄线。一位同学行驶一次,我再根据他的情况,慢慢纠正,不停告诉他,学车就是不停练,不要怕。他开了几次,胆子大起来,慢慢顺手。

教了第一位同学,第二位同学,我的胆子也大起来,不一会儿就教会了。没想到这事儿还挺简单。

教了两位学生,我自己也有所收获,比如第一位同学控制离火器的速度不稳,速度快,停车时人会向前冲,我提醒过几次离火器的控制,这一问题得以解决。第二位同学离火器控制平稳,但挂档时,不会提前踩离火器,等我提醒过几次,他也能顺利完成这一动作。我第一次发现教人也能学会知识,而根据不同的学生,不同情况,提醒的点也不一样。看别人操作,从旁协助,自己也会不停成长。

我想,或许正因如此,教练会对我放心,从而教我右转弯时,只教我一遍,就放心把车甩给我开着玩儿了。

学会鼓励,学会赞美,学会从他人身上吸取经验教训,这是王老师所告诉我的学习法则。

注:本文写于 2020 年 12 月 08 日。

在学校发生的最让我失望的事

现在回忆学生时代,最让我失望的事,莫过于在学校和社会,有着两套不同的运行法则,这两套不同的法则,反向运行,使我至今为止,仍然无法适应社会的种种规则。

我记得从小到大,除了读书,学校教导学生要:诚实、正直、勇敢,具备一切美好善良的品德,出生社会,才会有所成就。

当我踏出社会,不断辗转,发现这个社会并不会因为你诚实、正直、勇敢、善良而奖赏你,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,给予奖赏的反而是那些坑蒙拐骗,甚至知道这么做会损人利己,但依旧钻漏洞,不停往上爬的人。

善良,认真,踏实做事的人,在社会中要生存,是件很艰难的事。我不清楚这个社会一直如此,还是学校所教所学,是老师们经营出来的表象。或者他们原本就知道,这个社会的运行机制,并不是他们对学生们对要求,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,做出的一些要求。

很难想象,一个相信老师所说的人,会在这个社会获得更好的生活,毕竟每天所见所闻,所经历的事,并不是朝着好的方向前进,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,变得极为扭曲。

我一直后悔,没有在读书时,早点出来工作,看看这套学校之外的体系如何运作,或许这样,我会更愿意花时间在学习中,毕竟,好好学习,才有摆脱泥潭的机会,否则只能在社会中慢慢醒悟,一点点成长。

不过大多数人到最后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,我也不知道这样坚持是否有意义,只能尽量和这个无法理解的社会保持距离,毕竟做人做事,如果不坚持点什么,到最后只会一无所有。

注:本文写于 2020 年 11 月 27 日。

2021 年 8 月影视书 | 当我在 8 月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?

八月五日

还没来得及和操场告别,已经到了一个有湖的地方奔跑。忙完终于有时间来打卡,这湖很奇特,修了一半没了路,我只能往返跑,路不平,偶尔有些碎石路,还会有陡坡,跑完一公里用了五分半,速度将就。来来回回,不知几圈,只觉人开始减少,我完成了目标,停下脚步往回走。

八月十日

出差几天,回来称重,体重飙升,算时间,有四天没有跑步,今天晚上回来,无论如何也要出来溜两圈。出楼,有小雨在飘,跑完依旧有零星的小雨,看样子是天助我,没有让我变成落汤鸡。

八月十一日

新的跑道有一点一公里,半开式,跑到尽头要返回,如此来回,每天会跑六公里多。前几天熟悉道路,看着道路一直跑,忽明忽暗,高低不平的路,深怕一晃神跑错了地方。今天开始脑子里能胡乱想些事,直到哪些地方该转弯,到哪儿有明亮的灯光。只可惜现在还没有能跑过我的对手,实在是没趣极了。

八月十六日

看短视频,推荐一堆奥运冠军的隔离屋运动视频。翻了几个动作,除去一些运动专门训练的动作,其他无法是高抬腿、下蹲、俯卧撑之类的基本动作,这才明白最基础,简单的动作才最重要,以前总觉得运动员有什么特定的训练方法,除去器械运动,大家的训练方法相差不大。

八月十七日

出来晚了点,公园几乎无人,月亮圆了大半,下一个十五即将到来。似乎不管在公园还是操场,无论何时,总有人在跑步,一天又一天,或快或慢,keep running。

八月十八日

奥运击剑冠军孙一文在短视频里分享了一个动作:靠墙蹲,两分钟一次,三次一组。她说,这个动作对膝盖的健康有帮助。最近几天试着做了做,才知道两分钟一组是很大的挑战,我没有计时,估计一次能蹲三四十秒,可见两分钟是很大的挑战。我做这个动作的同时还在打字,写跑步随感,这使我想起海明威,人们总喜欢他的野,其实海明威是极其自律的人,无论多晚睡觉,每天早上八点会准时起来站着写小说。

八月十九日

昨天晚上跑完回家重温了许昕的乒乓球精彩集锦,看完和初看有同样的心情,那些吊球、杀球真是漂亮,有的还能在空中转弯。今天刷微博,乒乓球奥运冠军陈梦分享了一组练腹肌的训练视频,看完直接蒙圈。动作太多,记不住,估计没有半小时完不成。

自从奥运会开始,看了无数的乒乓球分享,最令我感动的是王楠教小学员练球,这才知道她下到了最基层,将自己的训练和比赛心得全部传授给了下一代,许多练习的小窍门,非言传身教无法体会。

西方有句谚语,一个人这一生要结交三个朋友:牧师、律师和医生。如果非要加一位,我觉得是:老师

八月二十二日

中元节出来跑步,越跑人越少,雨也开始从天上落下来。论语里写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,还没活明白,死的事也不着急去想。佛教却遵循因果报应,提出轮回的说法。西方世界解释人的死亡,要么上天堂,要么下地狱。死亡和鬼神到底有什么可追寻的?我不清楚。不过我喜欢《寻梦环游记》里的解释,一个人被世人所遗忘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失。这么一解释,中元祭晚上出门,也不再害怕。那些从阴间回来的人,其实是在寻找他们所思念的人。

八月二十三日

开完会总不会有好事情,迈开脚步,脑子还不停思考下午开会时碰到的问题,总觉得自己没有找到打开房门的钥匙,不停乱撞。跑完一公里,脑子没有停,脚步慢了许多,思绪乱,连步伐和呼吸也变得沉重,大好的天气,没来由一堆烦心事,实在是丧气。

八月二十五日

凉爽的好天气,自从立秋之后,气温一直在下降,今天仿佛进入了深秋。跑步有凉风吹来,速度不快不慢,跑完一公里才慢慢流汗。树叶开始出现在路边,过不了多久,又会听见叶子发出的清脆声。

八月二十七日

气温降下来,道路两旁的蟋蟀叫得欢。跑步时见一只青蛙从路边跑过,刚出生,仿佛在找地方过冬。路面的积水深浅不一,我要小心地避让。下了两天雨,重庆的秋老虎不知还会不会到来,但愿凉爽的天气一直持续下去。

八月二十八日

雨不停,跑步不停。原本以为公园没什么人,谁知道总有人风雨无阻,跑过一对女性跑者,听她们谈俞敏洪的事,想起我以前看过的一档美国纪录片,拍摄亿万富翁从零起步,是不是还能变成富翁。教育培训行业造就了很多有财富的人,不知道在无形的力量下,他们是否能够再次白手起家。

八月二十九日

有湖的地方,有人钓鱼。第二次遇到一位大哥撒窝子,很好奇,明明没有鱼竿,丢下去的鱼料不白白浪费了?问及此事。他说,先养鱼,再钓鱼,待会儿过来钓海杆。说完慢悠悠走了,渐渐消失在夜色中。

附:8 月书单和影片广告

分析与思考--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

作者:黄奇帆

花很长时间读完,黄奇帆真是天纵奇才,我是重庆人,重庆的变化在他来时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书上所举的案例,无不是利民的大好事。书里做了许多笔记,如果要读这本书,建议不要只把它当作经济学的书,毕竟黄奇帆是能在政界、商界和教育界混得风生水起的人。一个有如此才能的人,掌握了理论与实践双重经验,怎么评价这本书也不为过。

黑白魔女库伊拉

原本以为是魔女的故事,看了半天是时尚圈的事,谁知道最后变成了抢匪片,不得不说,这些有时尚感的衣服真吸睛,遗憾的是故事太弱智了,看到后面有点儿昏昏欲睡,转折也略显生硬,到后面居然出现弑母,情节,编剧真的是编不下去了。

东京审判

片子拍的真好,关于民族大义,气节以及对日本的审判,整个气氛的渲染也很到位。法官的角色实在是亮眼,这样的政治片比现在拍的好看多了。故事里还有对日本战败后的现状描绘,由小及大,实在是难能可贵。

惊天动地抢人头

一位钢琴师为了钱去抢人头的故事,越往后看越惊叹,当时的电影拍的很真实,有些不可思议,很多镜头放现在看完全是大尺度,甚至这个故事的惊险程度也超过一半的电影。电影有时候是时代的产物,过了这个时代,也就很难拍出如此好的故事了。

被光抓走的人

一直在想光是什么,故事最后也没解释。片段组成的故事,胜在够生活化,许多情节完全是生活的还原。通过科幻的方式提出人类对爱情的拷问,光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人类的爱情能不能经得住光的考验。

桂河大桥

一座桥的故事,到底建不建,在每个人的身上有不同的体现。战争里军人以服从任务为天职,作为俘虏,又为服务谁为天职呢?逃兵、给日本修桥的英国军官、怕杀人的士兵、日本军官……他们是这座桥的注解。

海蒂和爷爷

好温暖的故事,很适合和孩子一起看,故事里没有坏人,全部在保护海蒂。这是一位值得保护的小女孩,她生而贫困,却拥有爱与自由。她很温暖,如果我有孩子,也会愿意让她变成这样。

精疲力尽

60 年的电影,女主的短发,放现在也不过时。初看没明白是怎么回事,情节太挑了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杀人犯逃离妻子,逃跑的过程中杀了个警察,此时他却爱上了一个女人,有大段的戏是在一间公寓里拍的,如此赤裸的调情,还真是大胆。片子一直在跳,故事却很连贯,可以说是很前卫的拍摄手法了。

天下无贼

重温《天下无贼》,真是一部好电影,刘德华和刘若英的表演很好,尤其是刘若英的角色,要演好很难,她身上有种恬静,带点忧伤的感觉,这种感觉一直是电影的灵魂。小偷要演出这样的状态是真难。葛优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,那些经典台词也只有他的语气才能演绎。刘德华亦正亦邪的表演也好。最令人惊叹的还是王宝强,那时毫无表演痕迹,现在拍的电影演技真是太夸张了。我很喜欢这部电影,这才是冯小刚的巅峰。

双世青蛇

故事立意不错,可惜没写好,台词半文半白,夹生饭一般,犯了创作的大忌。没来由的开始情情爱爱,到后面才揭秘,只是前面的一系列事圆不了后面的解释,看起来特别尴尬。演员的演技和徐克的《青蛇》一比,差得不是一点半点,这样拙劣的模仿实在是糟。看到结局,看见演青蛇的是南笙,这是以前的那个网红?看豆瓣介绍果然是,这么多年过去了,除了好看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,浪费了好皮囊。

济公之降龙降世

看来看去,发现国产的动漫不停重复一个模子拍电影,济公拍成了哪吒,年少无知,叛逆,害死亲人,获得救赎……这些故事翻来覆去的内核不变,只是变一个表皮而已。

菊次郎的夏天

北野武真是构图大师,仿佛每一帧画面经过精心的设计,一场场看过去,充满温情的气息。很多小事看起来幼稚可笑,却总笑不出来,有些小伤感,看着看着便觉得夏天应该是这样,阳光、童年、西瓜、游戏,那有那清脆的铃铛声。男人始终是孩子,长大了也如此。

白蛇:情劫

故事失败、选角失败、道具失败、场面一度尴尬,真是糟糕到了没法理解的一部电影,唯一的可取之处或许是用了九百年的梗,写了一段白蛇的前世故事,至于其他的,也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了。我还是第一次看见道具组在使用血迹时有的类似于墨水的东西,不带这么忽悠人的。

六人

本以为是电影,原来是纪录片,看完才知道人类的困难在时代面前有多卑微,这也是资本主义犯下的罪。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影响巨大,然而在这六人身上,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,他们在上船前后所经历的一切,远远比这场沉船事件更为苦难。

我最喜欢我居住地的哪个地方

书桌和猫

每天下班回家,忙完家务,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,打开电脑,在书桌前看一部电影。

我的书桌上有两层书架,上面堆满了书,每天我会在这两层书前做自己喜欢的事,一般来说,我会忙到半夜才会上床睡觉,这里成为我停留时长最多的地点。不过我这人不喜欢打扫,但每过一段时间,还是要做些扫洒除尘的活儿。

我会先整理书桌,边弄边纳闷,为什么书桌总能冒出书,明明清理完一堆书没多久,又会出现一堆,来来去去,总有新书出现在桌上。

书桌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物品,买的喵喵打印机、手机支架、眼药水、电吹风等,这些物品会时不时提醒我,今年,或这段时间,有过怎样的变化。

清理完书桌,我会开始打扫书架,第一层除了堆有满满的书,还有日历、创可贴、笔等,时间长了,它们也会泛起时光的尘印。我会翻翻日历,清理书上的灰尘,每次做这事,会觉得愧疚,看着书架上的书很多没读,有多少次暗下决心要读,一觉睡醒,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角落的书。

清理完第一层,开始清理第二层,上面有许多书,有的已经跟我历经过一次搬家,有的套装书是我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收集来的,还有一些是学习写故事的书……我当初怕它们染上灰尘,故意在最上面一层放没有拆封的书。我看着这些书,再看看现在自己所读的书,两相对比,发现自己阅读的兴趣有所转变,以前读书,总是心急火燎地要找到一个唯一的能提高技能的秘籍,哪儿知道「量变引起质变」的道理,又怎么会懂得「修学储能,先博后渊」的道理。

忙完这一切,我的书桌整洁干净了许多,看看这些成果,一切有了新变化,不知道明年,书桌又会出现哪些改变我习惯的物品,又会有哪些我没读过的书放在书架上。我翻了页日历,坐在电脑前,点开一部老电影,再次进入另一个世界。

注:本文写于 2020 年 11 月 26 日。

我父母对我成绩单的反应

我记得读小学时,爸妈很看重我的成绩。他们在我面前时常说,受到时代的干扰,读完初中,就没有再读书了。

在我的成长里,除了爸妈,最看重成绩的还有一人,就是我的姥姥。爸妈之所以觉得读书重要,就是姥姥读了大学。我人生中最幸运的莫过于此。不过爸妈对成绩比较功利,有一个原因是姥姥读了书,靠着自己的本事,赚了钱,过上了很舒适的生活。家里人一直持这个观念,觉得读书是和赚钱有莫大的联系。

我小学成绩还不错,不算是冒尖那类,中等偏上。由于家里人看得紧,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分,决定了我寒假和暑假过得好不好。分数差了,暑假自由活动的时间会减少,成绩好,哪怕是夜里看电视到十二点也没事。

我记得小学姥姥还设有奖励制度,语文和数学拿了双百分,有一百块钱,单科成绩在九十分以上是五十块钱,八十分以上是三十块钱,八十分以下就没有钱。我小学拿五十居多,一百块钱从来没有,因为语文从来不会有一百分。我就是在这种奖励制度中,度过了小学。

到了中学,我的成绩开始逐步下降,初中还好,高中成绩一塌糊涂,现在写这篇文章,想了好久,已经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不再过问我的分数。

成绩是否重要?面对这问题我今天思考了很久。忽然明白,其实自己从小在读书考试这方面,一直有一种不是为自己读书,哪怕是爸妈的鼓励,姥姥的金钱奖赏,心中还是有这样的观念。我没明白读书的重要性,以至于到后面滑向了深渊,如果我能在小学看见现在的自己,或许结果会不一样。

只是谁又能说的准呢?毕竟时光不会重来,我眼下的当务之急只有吸取过往的经验教训,走好接下来所要走的每一步。

注:本文写于 2020 年 11 月 22 日。

我想采访的名人

如果这世界有时光机,我希望能回到民国,采访鲁迅先生。我的采访问题如下:

1、您写的关于中医治疗您父亲的文章,我们这一辈人,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几乎都读过,为什么到现在还有这么多人信中医?是我们对您文章中所写的内容没有理解透彻,还是您关于中医的论述已经过时了?

2、我知道,您无论是古文还是白话文,都有非常深的造诣,想请问您当初坚定反对古文,对现在一波人痴迷学古文的人,有何看法?

3、您写了很多的杂文,这些文章到现在依旧很有见地,不知道您面对我所生活的世界,是否依旧会不停产出文章?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太多时间浪费在与人辩论中,或许您应该花时间,多写点小说?

4、提到小说,想知道您最满意的是哪一篇?如果有机会写长篇,能不能透露一下您的写作计划以及所要写的故事类型?

5、想知道您有没有后悔去日本,如果当初不去日本,您接下来会做什么?

6、我们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对你的评价很高,想知道您有什么话对他说?

7、我知道您曾经也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,您觉得当今我们的老师,需要具备哪些品德?能不能请你详细谈谈什么是好老师?藤野先生和百草园的先生,您觉得谁是好老师?

8、请谈谈您的爱情观?

9、您喜欢猫吗?喜欢狗吗?会给自己养的宠物取什么名字?

10、我带了包华子,送给您了。希望您抽完了谈谈这烟的味道?

注:本文写于 2020 年 11 月 17 日。

关于学历的讨论

从昨天起,看见这个题目,一片茫然,现在坐在电脑前敲字,思考半天,不知如何下笔。

回忆有过讨论的事,并不是没有,比如在写这篇文章前,我就在群里面以学历重不重要展开讨论,到最后胡搅蛮缠一顿,不了了之。

我个人的建议是选专业不如选城市,北上广深的哪怕专业再不好,当别人正在开共享汽车,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,更何况在国家建设方面,一线城市抽调了我国绝大多数人力去做事,用一代人的青春,换来城市的繁荣。看看每年春运的人,来来去去,如同迁徙的候鸟,人类历史上大规模迁徙,到底是好是坏,他们所获得的满足感,有多少人能体会呢。

学历在这些人面前重要吗?我想起那早贪黑的外卖小哥,他们或许更为重要,毕竟他们靠着自身的努力发着微光,远比靠学历到某个地方学十步倒水法更为重要。

我觉得罗翔的话有道理,在学历面前,人们到底是做什么呢,如果只是为了过科,60 分就够了,如果是真心想把科目学好,那就好好学,学扎实。

拿我来说,前几天开会,领导说,提升学历每个月会多几百块钱,那我如果要考学历,找个轻松点儿,不花时间的专业,混一张学历是否可行?我的目的很明确,为了多赚几百块钱,没必要削尖脑袋攻读某一个困难的领域。

家人把孩子的学历看很重,有一股非 985、211 不上的气势,意思是毕业出来,去好点儿的公司,头条、腾讯、阿里巴巴等,也会先看学历。我就不解了,难道进去就能呆一辈子?或者晚几年,自己努努力再去会有什么变化?网络上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:百度的人才,不在今日头条,就在去头条的路上。可见削尖了脑袋进去,若企业不行,进去也白搭,打铁还得自身硬。

再退一万步来说,就算是能拿到好学历,进入体制,做十步倒水法的活儿,意义何在。

我就和他们讨论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到最后看了一个视频,终于明白了,原来好学历等于好待遇,视频的大致内容是:

1、2021 年一个研究生考上了公务员,直接有副科级待遇;

2、研究生从事教师工作,入编满一年,能直接升级为一级教师;

3、研究生能享受城市人才引进之路,包括:生活补助、落户政策等等;

4、90% 的企业给研究生的津贴高于本科生。

我忽然明白了,结合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,高校扩招之所以这么热,原来是一个俄罗斯套娃的游戏,当经济不好,就让人多读几年书,缓解就业压力,可人都是趋利的,为此出台了相关政策吸引人考研究生,一层层设定,多读几年,人生指不定就完美了。

这不就是众人过独木桥的玩儿法。我开玩笑道,如此下去,往后走在路上,一块砖头要从天上掉下来,砸中十个人,九个研究生,另外一个是博士生。

这要能培养出人才,那才怪了,还不如当年一考定终身,只考一门,至少落地的人能出一个李白、杜甫之类的人物。

今天闲话几句,算是成功打卡。

注:本文写于 2020 年 11 月 10 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