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:爱是永恒

罗密欧与朱丽叶
莎士比亚的剧很多,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应该是史上最伟大的爱情悲剧,许多导演拍过电影,唯有1968年拍摄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是影史经典。影片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看来是那么稚嫩,仿佛从屏幕前能感受到两位爱人的心。
我没有读过莎士比亚的原著,脑子里记得的故事是,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是两大家族的争斗。生于蒙达犹家族的罗密欧(莱昂纳德·怀廷 Leonard Whiting 饰)与卡普雷特家族的朱丽叶(奥丽维娅·赫西 Olivia Hussey 饰)相识在一场面具舞会上,在他们相识前,电影用两伙家族间的挑衅开场铺垫,从这场戏能看出,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族水火不容,注定是一场不归的结局。
两人在舞会相识,只隔着面具看一眼,便一见钟情。少年心性的罗密欧不停说话,有些语无伦次,舞会结束后,他偷跑到朱丽叶居住的房间墙下,表达爱意。这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动人的一幕,两人间的对话,不是为了自顾自地抒情,而是具有指向性地与观众交流。
我看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,不停想起王老师所讲,两人的对话是在与观众交流,其实很多话不必说出来,但为了让观众明白,需要有这段交流。从两人的言谈中,更能发现两人的思想、性格与情感。
朱丽叶考虑的是具体的问题,横亘在两个人之间的障碍:姓氏。姓氏真的就是人类之间的铁壁铜墙。姓氏代表着父权,种族,阶级,传统,在这里,代表世仇。朱丽叶的爱,是人类最纯然的爱,爱一个人的实体,灵魂,本来面目,而不是社会和传统赋予他的东西,姓名,地位。
 
罗密欧想的都是大词,抽象,宏大的事物,而朱丽叶 想的是具体的实际的问题。换句话说,罗密欧浪漫, 朱丽叶实如果两个人都浪漫,或者都实际,就乏味了。
经过一系列的铺垫,故事开始走向悲剧,最后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,朱丽叶的表兄向罗密欧的朋友挑衅,误杀了他,为报仇,罗密欧又误杀了朱丽叶表兄,从而开始流亡生涯。
在这段时间里,朱丽叶的父亲开始给她安排婚事,她跑去见神父,求他帮忙,神父给她一瓶药,帮助她假死逃生,谁知死讯被罗密欧的童仆听到,将消息带给罗密欧,他悲痛万分,跑到朱丽叶的幕前,喝毒药自杀。醒来后的朱丽叶发现罗密欧已死,殉情身亡,故事在两大家族的送葬中结束。
人类所有的情感中,爱始终是永恒的话题,爱是什么?或许不是惨烈的死去,否则也不会有无数人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悲痛。我想起《哥林多前书》的语言:「爱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;爱是不嫉妒,爱是不自夸,不张狂,不作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处,不轻易发怒,不计算人的恶,不喜欢不义,只喜欢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;爱是永不止息。
参考资料:《好中文第七期》
图片来源:电影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剧照

段子不污:理发(27)

段子不污
保护费
今天有朋友和我聊天,他说,当年听我的话,去做微信公众号,赚了好几万。我听了,很不爽,问他:「赚了这么多钱,也不发点红包感谢我。」朋友听了说:「哎,别提了,当年赚的钱,全给民警交了保护费。」我很好奇,问他到底是做什么的?朋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「记得有次你网恋吗?那新垣结衣就是我扮演的……」

死 鬼
昨天吃过午饭,晚上睡觉前,想起午饭钱是同事付的,我赶紧给他发红包过去。同事发来消息:「包养我吗?」我开玩笑地回他:「死鬼。」
今天早上,同事来上班,神情萎靡,我问他:「没睡好吗?」同事看着我说:「你昨天发的那消息,我媳妇看见,找我闹了一夜。」
「你怎么不告诉她我是男的?」
「我正是说了,才没睡好。」
「为什么?」。
「因为他告诉我,你是她的……初恋。」
……

理 发
每月要理发,今天去店里,已经和老板熟络。
理发时,老板问我,结婚没,有没有房,父母可健在。我知道这是介绍对象的套路,赶紧顺竿子往上爬,如实回答。
老板见我家境还不错,说他女儿也单着,看我能不能找她聊聊。我很高兴,说非常愿意认识她。
理完头发,我看了看镜子,发现比以前帅太多了。我到柜台前付款,亲切地喊:「嬢嬢,好多钱。」女的一听,瞬间不高兴了,没回我,走了。刚给我理发的老板从背后说:「31 块钱。兄弟,那是我女儿,她看起来比你大很多吗?」我不知道怎么回答,赶紧扫码走人。
得,下个月要重新找家理发店了。
那款交友 app。

养 鸟
今天下楼做核酸,电梯里碰见一小姑娘,戴着口罩,提着鸟笼。我问她:「小妹妹,你还带着鸟儿去做核酸?」
小妹妹抬起头,眼泪汪汪地看着我说:「这是一对,死了一只,我爸叫我拿去放生。」
我见她哭得厉害,安慰道:「要不你给我,我来养?」
小女孩看着我说:「叔叔,你会养鸟儿吗?」
我听她喊我叔叔,很不高兴地说:「我连女朋友都没养过,你觉得我会养吗?」
小女孩愣了一会儿,说:「那我还是不给你养了。我妈妈说,你这种人叫『单身狗』,连自己也养不活,肯定养不活我家的鹦鹉。」
小女孩说完,电梯到了一楼,她提着鸟笼去放生,我气得站在电梯里,看门关上,回家给亲戚朋友打电话,叫他们帮我介绍对象。

傍富婆
中午和同事吃午饭,阳光正好,新来的设计小妹妹说,真羡慕我们以工作的名义去重庆富人区转悠。我说:「那是工作,又不是去找女朋友。」
小妹妹说:「山哥,这次你的机会来了。」
我说:「机会?傍富婆?我高攀不起。」
小妹妹说:「你能找到一个,要少奋斗好多年呢。」
「那你给我介绍一个?」
「我……我身边的不适合你。」
「怎么不适合?」
小妹妹口无遮拦地说:「你不知道,我们00后都说你们是行业里的活化石。」
「活化石?」
「对呀,既不退休,又占着工位,我们没有机会,卷死了。」
「嗨,都是这么过来的。」
「不一样,你们当年有机会,我们现在点机会都没有。」
小妹妹这么一说,我想起了件伤心事,不觉叹了一口气。
「山哥,你怎么了?」
「你说得对,当年有一位富婆找我,我没有珍惜,否则现在哪儿能坐在这里和你们一起吃小面。」
「那为什么当年没有抓住机会?」
我悄声地告诉她:「因为那天是疯狂星期四,我忙着去麦当劳吃肯德基,把约会的事情忘了。」
       

《深海》:画面精美,故事单薄

深海
《深海》的第一个镜头是小女孩参宿在大风大雪里找妈妈,镜头一转,她从梦里醒来。看到这里,我知道,这个故事完了,它的开头不惊艳,甚至太过老套,没有任何新鲜感,犯了讲故事的大忌。
接下来,故事再次向下滑,参宿和家人去坐邮轮,从她与家人的关系来看,很明显能感受到参宿遭受到排挤,导演没有告诉参宿是亲戚收养,还是其他原因。
邮轮会出事,这已经是能猜到的剧本。狂风暴雨中,邮轮摇晃,按照讲故事的原理,会有一场海难发生,顺利安排参宿掉进海里,开始奇幻的冒险之旅,这场冒险的目的是:寻找妈妈。
作为前期以「水墨粒子」为宣传噱头的《深海》,进入海洋才有意思,并不是故事有多好,而是画面实在是太震撼了。在电影院的银幕前,眼前出现的一切,哪怕是极细微的颗粒,能很清晰感受。这应该是花很多力气和心思设计的画面,否则也不会作为营销点。
参宿在冒险过程中,遭受海洋里的动物排挤,认为她是晦气,能带来不好的事发生。大家想办法赶走她,至于她为什么会来晦气,却没有明说。
海洋中的这段,使我想起《千与千寻》里千寻打工的故事,宫崎骏的这部作品里,千寻和家人穿过一个黑洞,来到奇幻世界,家人在狂吃中变为猪,千寻不停寻找拯救他们的办法,从而遇上了小白,深海里的参宿遇上了南河。
很难说导演没有受到宫崎骏作品的影响,通过描绘深海世界,创造一种隐喻,现实中的她不爱笑,到了深海,逐渐变得活泼可爱,受人喜欢,可惜的是,《深海》在讲故事方面,输给宫崎骏很大一截。宫崎骏靠的是一个又一个新鲜感,《深海》的故事单薄,特意炫技,在其中不停穿插歌曲,进行过渡,这原本是国产电视剧的套路,现在反而成了许多国产动漫和电影的标配,实在是有些无趣。
《深海》中最精彩的两个镜头,一是南河救参宿,二是参宿冲破屏障救南河。坐在电影院里,那些水墨粒子在眼前浮动,亦幻亦真,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国产动画在技术上的巨大飞越,哪怕为这几分钟,去看画面中的细节,进电影院观看也值得。
最后,来看看导演是怎么将动画搞砸的。参宿冲破深海之眼,从梦中醒来,她知道南河是邮轮上遇见的小丑,接下来,导演继续加戏,告诉观众,她患有抑郁症,父亲重新娶妻,家人喜欢弟弟……这些有必要清明白告诉观众吗?来看看《千与千寻》如何结尾。千寻经过一场梦幻之旅,拯救了父母,全家人开车返回,故事结束。相比说教式的交代全文,高下立判。
当然,故事还有更强高明的处理方式,在李安的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里,少年和老虎待在一条船上,经过一番旅行,让老虎头也不回地走了,故事结束。
无论选用哪种方式结尾,都要比《深海》更值得回味。
拍动画虽然是技术活儿,但花力气拼画面技术,忽略故事的重要性,确实是竭泽而渔的方法,就像李安说的,你让一个人讲整部电影,或许很难,但他们会记得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片段,告诉身边的人(大意)。
《深海》的技术大于故事,忘了人们走进电影院,是为了获得更丰富的人生。
图片来源:电影《深海》剧照

段子不污:内卷(26)

充电桩

连续做了六天核酸,现在看见核酸亭,要跑去做一个,第一次觉得我成了一个充电桩,到哪儿都要去续一命。

 
做核酸没
以前出门,遇到熟人打招呼,会问我:「你吃了没?吃的什么?」现在出门,遇到熟人会问我:「你做核酸了没?做核酸那里有人排队没?」

 
内 卷
父亲有棵树,在四川养了一年多,上个月搬到重庆,养了一个多月,始终耷拉着脑袋,试过无数方法,没有效果。
昨天晚上跑步回家,我见他将树移动了一个位置,问他为什么。父亲说:「你的台灯亮到半夜三四点,人家是885,你是007,熬不过你。」我说:「它的日子太舒服了,等到内卷开始,它应该会润了。」

 
姓  余
昨天公司新来了一位新同事,人事经理带过来作介绍,为了说得有文化一点,她说:「这位同事姓余,余留的余。」我听了,问她:「是不是剩余的『余』?」人事经理说:「对对对。」转而一想,觉得不对劲,赶紧说:「人家是00后,什么剩余,应该是年年有余的『余』。」我一脸骄傲地说:「这有什么,我还叫小山呢。」办公室里哄堂大笑。

 
捡起来
中午去罗森买套餐,结账时,收银员问我:「要不要捡一下?」
「捡吧。」我心想,难道顾着耍手机,有东西掉了?
谁知收银员「啪」地跪在地上,头正对我裆部,我一退,慌张地说:「要不得。」收银员一抬头,脸一红,无比尴尬。
只见她从柜子下层拿出剪刀,愤怒地把我的套餐外包装剪得稀碎,硬生生递给我。现在我吃着套餐,裆部还是拔凉拔凉的,真怕她刚才一发怒,我立时变成了个阉人。

 
舔 狗
今天肚子疼,去上厕所,发现没带纸。情急之下,我给办公室的同事发消息,找他们要纸,结果大家都没纸。我想起楼下有个宠物专用的便纸,赶紧叫男同事帮忙取点。
男同事取回来,递给我,我脚已经酸麻。从厕所出来,我刚走进办公室,有女同事大喊:「怎么有条狗跑进来了,赶紧打出去。」我一脸可怜地走过去,对她说:「看见我还是单身的份儿上,可怜可怜我这只舔狗吧。」

 
取 名
公司要开香锅店,准备给店取名字。我自告奋勇,发挥余热,取了一个:「锅」色天香。
领导听了说,不行,太色情了,画面感满满。我说,有画面,那不是身为文案最上乘的奥义吗?领导说:「我们是做餐饮,不是开窑子。」听他一说,原本坐着的我,一拍腿,站起来激动地说:「领导高妙,一语道破装修风格。我们的店可以按照古代青楼打造,现在店名、设计风格已经出来,还等什么呢?」领导思索片刻,没说话,走了。
第二天,我刚到公司,还没坐下,领导走过来对我说:「小山,昨天去网上查品牌名有没有人注册,无意点开一个不知名的小网站,发现了我老婆的照片。」
领导在手机上打开那个小站给我看……我赶紧对领导说:「别担心,是你的老婆的照片被盗了,实际上那个人背后是个抠脚大汉。」领导说:「你个瓜娃咋知道呢?」我含糊其词地用在网上看见的人工智能视频合成搪塞了过去。实际上,我一看领导老婆的照片就愣住了,这不是那天晚上跟我裸聊那一位吗?要不是民警告诉我,我都不知道背后是一个抠脚大汉。

段子不污:相亲(25)

儿 子
公司年会,表演节目,同事选了一个小品,里面有父亲一角,由于我年少老成,他们决定委我以重任。
我没上过台,天天在家背台词,日夜下苦功,做梦也在当父亲。
这台词呀,真不好背,有几句特长,实在记不住。我开始耍小聪明,如果背不住,就在台上一直喊:「儿子,你接着说。」
临近上演前一天,我又困又累,背台词时直接睡着了,梦里进入角色,忽然有人摇我,我一激灵,大喊:「儿子,你接着说。」睁开眼,发现父亲两眼圆睁地盯着我。这一刻,空气忽然安静……

相 亲
过年开始相亲。今天我照常起床,下楼,家里出现一个姑娘,她面容姣好,相貌可亲。我妈从厨房出来,说:「这是你远方表亲家的女儿,你俩认识一下。」
我和她聊天,做自我介绍,互留微信,姑娘以家里忙为由,匆匆离开,相约再见。
她走后,我忘了问她职业,赶紧打开微信发消息。她说她是老师。我说:「我以前也是老师,你在哪里教学?」姑娘支吾半天,说,不是我想的那个老师。她这么一说,我瞬间明白了。为了表示我的诚意,我告诉她:「没事儿,其实吧,我是一个同性恋。」
姑娘「哦」了一声,不说话了。
吃过午饭,我准备午睡,刚盖上被子,我妈气呼呼地上楼问我:「山山,为什么你不告诉我这事儿?要不是我们请亲戚家的孩子来套你话,还真被蒙在鼓里。」
这是在玩儿无间道?真是防不胜防。我急中生智,对我妈说:「妈,过年的红包要不先发了?我去做个变性手术。」
我妈气坏了,抄起墙角的扫帚向我扔来……

红 灯
昨夜雾大,看不清路,我开车和爸妈回家。上车前,我爸醉醺醺地对我说:「看见前面红色的车尾灯开,不要超车。」
我握着方向盘,紧跟慢跟,一路尾随。没开多久,「嘭」地一声,撞了。我赶紧下车,查看情况,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,汽车尾灯变成了红绿灯。
这么一撞,父亲也醒了。醉醺醺地下来,看见红绿灯大吼:「叫你跟着汽车尾灯开,干嘛去撞猴子的屁股。」
我哭笑不得,赶紧跟我爸说:「爸,那不是猴子的屁股,你再仔细看看。」
我爸揉了揉眼睛:「我看错了,不是红屁股,是顶绿帽子。」
……

脱 单
回乡祭祖,我妈祭拜一位先祖,就念叨,保佑我今年能脱单。到了姥姥那里,她又念一遍。我小声嘀咕:「要有用,我早脱单了。」
我妈是顺风耳,听见我嘀咕,瞪了我一眼,说:「姥姥在时,最心疼你,要是你明年再一个人回来,你就和他一起睡这里吧。」我赶紧说:「妈,你别气,我明年一定带一个男朋友回来。」我妈听了,抽起烧火棍向我追来。

雾天开车:惊魂一夜

雾天开车
幺叔家出来,快到凌晨一点,我和父母,大姑一行人开车从梁平区回屏锦镇。父亲喝了酒,不能开车。我开出去第一个转弯路口,忽然进入一片白雾中,完全看不清路。我去年六一拿的驾照,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不知道怎么办,父亲说:「别怕,向左转。」我只好打左转弯灯。
往前开了没多久,我发现不对劲,完全看不见路,立马将速度降下来,缓慢行驶,偶尔会遇到路边的栏杆,调整行驶轨迹,又或是有其他车在跑,我跟着它们跑一小段,之后又陷入白雾的阻挡。我父亲是老司机,一直跟我说:「往前开,别怕。」眼前一片白,不怕那才见鬼了。我想开回去,住幺叔家,但内心抱有侥幸,琢磨着估计只有区里有雾,开出去就好了。
我在侥幸又心惊的状态下缓慢行驶,偶尔看车速,不到20km/h,庆幸路上车不多,又临春节,区里的灯开得足,偶尔能看见路边的彩灯,还能将就着开。
不知道开了多久,估计半个多小时,开始出城,路上的车逐渐减少,有的车不敢开,直接返回掉头。我很紧张,按照父亲的指示,紧跟车屁股,同时打开应急灯,前罩灯不停变光,调节雾气浓度,车里开着空调,防止雾气盖住挡风玻璃,偶尔开开雨刮器,防止雾气凝结。雾气很大,浓度聚集。在区里偶尔还会有段雾散,开出城,几乎看不见路,如果没有前面的车,只能盲开。
我开得很慢,前面的车偶尔会跑起来,我追一段距离,又停住。父亲叫我不要跟太紧,如果前方有大货车撞过来,前后方的车都不安全,拉开车距,能最小化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开出城,雾气没有消散,反而更浓了。我跟随前车,发现它也在找路,时快时慢,仔细看才明白,前车的指示符是路中间的黄色实线,边开边找,如果看不见,减速观察。按照他的方法,我是不是也能尝试开?正想着,我父亲尿急,我只好停车,等他尿完,车跑没影了,终于到我自己找路了。一上路,我这才发现,完全是睁眼瞎。
前方的雾太大,无论怎样变换灯光,完全穿不透,路面的黄色实线,白色虚线,没有一条能看见,完全是盲开。我吓坏了,浑身是汗,汽车又是手动挡,左脚不停踩放离火器,酸软不已,更可怕的是,雾气包裹,四周无声,迷茫,寂静,偶尔车窗还会有丝丝冷气进入,我完全不知道前面会出现什么,歪歪扭扭地向前,不知所措。
这种情况没持续多久,后面有车开来,从我面前超过,跟上它,我第一时间换挡加速,看它在前面引路,我的心才放下,恐惧感也在此刻消散。
我跟着车,穿过一个又一个场镇,要到家时,一辆红色「法拉利」超过我们,速度奇快,仿佛白色浓雾没有给它的视线造成任何干扰。前一辆车和我赶紧追上去,在它的指引下,平安到家。
下车时,我看时间,快要到凌晨四点,这是大年初一的惊魂一夜,我太疲惫,回家倒头就睡。
睡醒已是中午,洗完澡出来,我妈对我说:「当时你从车里出来,我看见你背后冒着热气。」我说:「万幸,万幸,安全到家。」

《阿凡达2》:詹姆斯·卡梅隆的潘多拉星球

长达三个多小时的《阿凡达2》看完,走出电影院,再次惊叹詹姆斯·卡梅隆讲故事的能力,他所创造的潘多拉星球板块又扩大一块,这不禁使我想起另一部科幻片:《星球大战》。
《阿凡达》中能看见许多《星球大战》的影子,人物都拥有一种说不清,道不明的超能力,在拯救族人方面,掺杂复杂的家庭因素,正派和反派的设定鲜明……它们最大共同点是:导演在创世,在展开漫长的星际旅程。
如果要说《阿凡达》比《星球大战》优秀的地方,或许是它的技术方面更加成熟。第一部《阿凡达》推出的时间是 2009 年,我在 2021 年去电影院重温,时隔十一年,依旧深受震撼,第一部中有一个杰克·萨利(萨姆·沃辛顿 Sam Worthington 饰)驯服大鸟的俯冲镜头,无论看多少遍,在我看来,那就是影视技术的高超体现。
《阿凡达2》中,詹姆斯·卡梅隆从高山转移到海洋,故事分三部分讲述,第一部分回顾,揭示太空人重回潘多拉星球;第二部分逃离,杰克和奈蒂莉(佐伊·索尔达娜 Zoe Saldana 饰)组建家庭,在迈尔斯(史蒂芬·朗 Stephen Lang 饰)的报复中,开始从深林逃亡岛礁族,寻求庇佑;最后在一场守护家庭的混战中,结束故事。
在电影中强调家庭观似乎已成为西方的主旋律,《阿凡达2》奇怪的地方在于,用一个还处于族群、部落为主的社会,构建现代文明才拥有的家族观,片中高等生物在太空人面前毫无抵抗力,如此设定很奇怪,詹姆斯·卡梅隆却有一种扭曲力,通过塑造半人半阿凡达的人物,不断向整个星球传播野蛮太空人的另一面:文明。
看《阿凡达2》的过程,我发现,无论电影技术如何升级,始终要有人类参与,观众才有代入感。无论他们是善、是恶,透过银幕,每个人会在电影前成为更好的人。这就是《阿凡达2》的魅力,它遮盖了我们看同类被打败的心情,理所当然地为阿凡达人的胜利欢呼,毕竟在人类的心中,侵占他人家园的战争始终是不义的。
第一部《阿凡达》开启 3D 时代,第二部在褒贬不一的声音中斩获高票房,它的故事或多或少有瑕疵,在技术方面,它依旧领先,值得走进电影院观看。

图片来源:电影《阿凡达2》剧照

段子不污:从写段子到演小品(24)

今年的公司年会,我和同事上台表演了一个小品。我的角色有点儿占便宜,演父亲。为了让我出演,同事们夸我「年少老成」(我编的),还说,台词没几句(这是真的)。那天我刚吃完午饭,有些犯困,答应了。
等我拿到剧本,傻眼了,两幕戏,后面一半是我的台词。我本想拒绝,但段子手的血液在我体内沸腾,有机会,如果不上台试试,又怎么知道行不行?下班回家,我闲着没事儿开始背台词。
小品的语言是东北话,同事用春晚小品改编。我在心里默读,似乎没什么异常。等第一次和同事对台词,我大声念,才发现东北话和四川话有很明显的区别,记得有句台词是同事扮演儿子把我关门外面,我打开门说:「你干嘛呀你,怎么把我关外面了。」如果是四川话:「你搞啥?把我关外面干什么?」。我这才明白,看、想、说之间的区别很大。
我和朋友们写段子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,有朋友写的段子,用眼睛看,没有感觉,但她们用自己的语言说,就很有意思。我的段子和她们不一样,我在模拟场景,代入情境,她们是纯靠语言逗乐。这些细微之处,不亲身感受,很难发现。
创作过程,我会先是模拟场景,如果要写一个相亲,脑海里会出现场景,时间、地点、事件,逐一铺陈,最后抖包袱。简单来说,我更多是在尝试戏剧和小品类的段子创作,我的段子手朋友们是纯语言,类似相声方面的创作。这是两种不同形态,还好,终极目的是一样的:制造冲突,营造笑点。
时间紧,任务重,改台词来不及,只能背和学。我特别怕忘词,在家没事儿就背,总希望找人帮忙演,无奈我是单身,求援无应,总不能天天占人便宜,不停地叫人「儿子」吧。
第一幕戏排过,到第二幕,我加入团队,导演开始排戏,站位、语气、动作等等。不知道莎士比亚当年是不是这么排戏?我有些神往。
我并不是天生的戏精,如果是往年,叫我演小品,肯定拒绝,去年开始,我尝试写段子,偶尔会有人说,如果只写不演,还不如不写,又加上去年读了些电影编剧方面的书,发现如果没有舞台经验,一味靠想象,是很难成为优秀的编剧。小说是用文字制造画面感,电影是用镜头讲故事,人物需要很强的语言与肢体能力。无论怎样,一个有表演经验的人,营造画面感的能力是超出常人的。
按照专业水准,演员背台词,肯定得一字不落。我们没那么强,十成台词,能记得八九就成。
等到正式演出,我站在舞台边静候上场,脑子里出现陈佩斯上台前对天地鞠躬,喃喃自语,祈求演出成功的画面。同事演完第一幕,第二幕开始,我上场,立马进入状态,演出中,我有些亢奋,激动,还有些心虚与害羞,不敢看台下,只能通过耳朵听见不间断的笑声。我能感觉自己在某些地方有紧张性磕巴,除此之外,倒是很顺得跟着同事演下去。
小品结束,下台,我浑身是汗,还好,没有任何意外状况发生,最后还得了一个三等奖。
这是我迈出喜剧之路的第一步,从业余段子手慢慢过渡到业余演员,从实践中收获了些许经验与不足,很是宝贵。

祝大家:新年伊始,新春快乐

新春快乐

图片

西方电影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,每到圣诞节、感恩节,会拍摄一部与节日相关的电影,其中不乏《小鬼当家》《落难见真情》《真爱至上》等杰作。反观国内的春节档,却很难看见与春节相关的电影。不过每到春节临近,大小公司在放假前,会有相应的年会节目。
今年我换了公司,在参与前期准备工作中,有一个剪辑视频的任务,其中有一段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祝福,有的说英语,需要加字幕,翻译成中文。庆幸科技发达,我不必为一句句字幕头疼,节省很多时间。
翻译时,我起初用机器翻译,有位意大利学者在视频里说:「I wish you all enjoy your holidays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Year.」,翻译过来是:「我希望你们都能享受假期和新年的开始。」
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,很有新意,毕竟中国人拜年可不会这么说,多是「兔年大吉」「新年快乐」之类的话,从来没听说过,新年开始,享受假期的话。
我英语不好,原本打算用机翻做字幕,思前想后,发现不行。我不懂英语,但我是中国人,通过机翻已经知道意思,那再进行润色不就行了?中国人表达祝福的话语不同,但四个字的祝语却是相通的。我决定将意大利学者的祝语改成「祝大家:新年伊始,新春快乐。」
改完,也不知是否文雅妥帖,但我眼前一亮,心中有股活水开始流淌。在陈词滥调的汉语面前,英语对我来说,是一种陌生又新鲜的语言,它能激活汉语,带我游向更深的学海。
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翻译之美,明白一些深层的情感是机器现如今无法替代的。
我不免又回忆看过的电影,《第三人》里警察逮捕女士前,会很体面地要求她穿上以上,甚至递给她一支口红。《落难见真情》里笑过后的温暖瞬间。《生活多美好》里那句「有朋友的人永远不会失败(no person is a failure who has friends )」……无论是翻译还是电影,始终有一种永不过时的优雅与文明在改变我,教我做一个更文明的人。
今天辞旧迎新,在陈词滥调的汉语中,我借用一位印度学者的祝语:「Wish you all a Chinese Happy New Year may this New Year will fulfill all your happiness prosperity and many of the precious moments with your loved one.(愿大家新春快乐、富足,愿你们能与所爱的人度过愉快的时光。)」

《太空先锋》:聚光灯的另一面

太空先锋

图片

2022 年有部名为《长空之王》的电影,预计国庆上映,前期宣传猛烈,又有王一博、胡军、周冬雨等明星加入,预告片里介绍,这是部拍摄我国第一代试飞员的电影。
在《太空先锋》的故事里,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是一架飞机坠毁,试飞员随之死亡,此刻美国正在进行突破音障的飞行测试。飞机能不能超过音速?在不停试飞失败的过程中,人们心中打出无数问号。最后,一位名叫查克·叶格的试飞员,成功突破壁垒,刷新纪录
《太空先锋》不是以查克·叶格作为主角,它拍摄的是美国载人航天——水星计划的故事,电影里有七人参与载人航天:斯科特·卡本特、高登·库珀、约翰·葛伦、维吉尔·葛利森、华尔特·舒拉、狄克·史莱顿以及艾伦·雪帕德。查克·叶格没有当选,原因是 NASA 在挑选宇航员的要求里有一条:高学历。这真是莫大的讽刺。
印象里,我从来没有意识到,飞行是一件危险,似乎飞机如同汽车,在生产过程中,按照尺寸造出来,它就是安全的,《太空先锋》打破了我对安全的认知,因为它的背面,是一群人明知有危险,还要去尝试的决心。
影片里,上太空的宇航员常自嘲自己是坐在一堆炸药上的「猴子」,宇航局的工作人员在进入太空的第一设想是:到底是先送「猩猩」上去,还是先送人上去?为此,在设计太空舱时,他们没有安装舷窗,更没有设计手动爆破装置,对这群不上天的人来说,人上太空,只需要坐在船舱里,不需要做任何事。后来,在七名宇航员的据理力争下,他们才不情愿地给太空舱安装舷窗与手动爆破。
猴子上太空与人上太空有什么区别?约翰·葛伦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,通过调整精度,成功返回地球,这是猴子无法做到的事。
按照国产电影的路数,拍摄这类电影,必定要加入许多义无反顾,勇于献身的元素。来看看《太空先锋》怎么拍的,电影里不仅拍摄宇航员们的训练,还围绕宇航员拍摄了他们周遭的环境。
有一个部分导演拍摄了记者的狂热,在 NASA 不停失败的过程中,电视里的会有人嘲讽:「要送人上太空,第一步是确定火箭能飞起来。」等宇航员成功返回地球,为报道一手资料,一大群记者蜂拥,更有副总统希望在记者面前表演,若飞行失败,好安慰失去生命的宇航员的妻子,一切已经安排好,只等太空飞行失败。这实在是太可怕了。
《太空先锋》始终围绕两条线拍摄,一边是七人不停向太空飞行,另一边是查克·叶格的郁郁不得志。电影里令我感动的一幕是他妻子对他说:「国家花很多钱,让他们一次次做明知会死的事,却从来没考虑过,如何想办法安慰这些人的妻子。」两条线穿插进行,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,导演拍摄了一部杰作。它真实,客观,讲诉一群勇敢的人上太空,讲诉政客和记者的冷血,讲诉一名美国最好试飞员的郁郁不得志。
近日,我看消息,《长空之王》定档今年五一,我似乎已经预感它无法超越《太空先锋》,毕竟它拍不出聚光灯前的另一面。
维基百科:
音障(Sound barrier):一种物理现象。当物体(通常是航空器)的速度接近音速时,将会逐渐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。此时,由于机身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,将逐渐在飞机的迎风面及其附近区域积累,最终形成空气中压强、温度、速度、密度等物理性质的一个突变面——激波(Shock Wave,又译冲击波、骇波或震波)面。激波面将增加空气对飞行器的阻力,这种因为音速造成提升速度的障碍被俗称为音障。在早期飞机的设计中,由于对跨音速空气动力学了解尚少,所以曾多次发生飞机试图超越音速时解体或者失控坠毁的严重事故,有人把这一时期困扰飞机制造业的难题也称为「音障」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电影《太空先锋》剧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