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子不污:「山」字的诞生(34)

段子不污
仓颉自「凤凰衔书台」造字百年后,人们在书写过程中,遇到许多问题。仓颉所造的字,以实用为主,多是:数字、记事、祈神,对天地万物的描述,远远不够。
华夏大地的人们,不断更新字库,有段时间,出现造字热,甚至有君王为造出一个字,拿出千金悬赏。
一字千金,这千金起初好拿,多数人用别人造的字进行组合拼装成字,比如:女+子=好,木+木+木=森,氵+可=河……字不断增多,稀奇古怪,各式各样,这些字造出来,多是废字,能用的不多。为造字,朝廷甚至差点出现国库亏空。没办法,君王不得不提高造字门槛,不允许用拼凑、替换、借代法、增减等方式造字,颁布新规:所造出来的字必须单独成字。
这可难坏了住在海边的人民,不少人为此悔恨不已,这预示着赚快钱的时代结束,造字热,逐渐由热转冷,逐渐无人提起。
造字热过去数月,城外来了一位游士,他见多识广,四处冒险,来到城里,见墙上的告示,细看,原来是悬赏造字,一字千金。嘿,上门的钱,不赚白不赚,他心想,向路人打听,赶到造字悬赏的地方,告知当官的,他有一字,可值千金。当官的一听,自从有了新规,已经很久没有人造字了,还有什么新奇的字?他见来人成竹在胸,不敢得罪,只好向君王禀报。
禀报的时间里,消息传得很快,轰动全城,大家都想看游士能造出什么字。
造字那一天,游士沐浴更衣,打扮得道骨仙风,他来到君王面前,君王问他姓名。他自报「苍白」,说完,他站在神坛前,拿起笔,先写一竖,再写竖折,最后一竖,三笔写完,字已造出。神坛边两位侍女各执手绢布首尾,向众人展示,众人看吧,面露疑色,这……这……也算字?君王问:「这是何字?」游士说:「这是『山』字,『山,宣也。宣气,生万物。有石而高,象形。凡山之属皆从山。所闲切。』大王住在海边,只知海无边,不知在遥远的陆地,有绵延起伏的高山,层叠之势,巍峨壮丽。」君王听罢,连声赞叹:「好,解得好,解得秒,赏。」
苍白得了千金,到夜里,找了一个温柔乡,与女子独自私会。白天他以造「山」出名,无人不识。他与女子游戏一番,女子娇喘,苍白露出满意的微笑。那女子趴在苍白胸前,娇笑着说:「苍先生见多识广,今天造一个字,明天一个,说不定哪天就富可敌国了。」苍白说:「这造字有什么难,难的是给字赋予一个意思。」女子说:「今天这『山』字的意思,绝妙。」苍白说:「嗨,那是我编的,『山』字的真正含义其实是你胸前那对大咪咪。」
「啊……那……」女子正要说什么,苍白已用嘴堵住了她的话。
创作说明:
好中文第一堂写作课,要求小组成员「以汉字或汉语的诞生为主题,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辅助下进行写作」。
周六,我们小组讨论,决定每个人选一个字,写一千字以内的文章,操作方法是:通过向ChatGPT问问题,获取答案,进行创作。我选了「山」,让ChatGPT来回答。
我问它的第一个问题是「山」字的诞生,它用很学术的方法进行回答,这些知识通过搜索引擎也能得到答案。第二个问题,我直接让它写一个以「山」字起源的故事,它写了一个人名叫「山」的故事。后来我要求ChatGPT不写古代故事,并告诉它写现代故事,以互联网为起点,结果它写了一个程序员建立一个与山相关的网站。
这些故事太平淡,不够新奇有意思,和读学术论文一样乏味。
接下来,我让ChatGPT写段子,它倒好,写的段子毫无新意,这也罢了,还带有说教成分。
逼到最后,我给ChatGPT一个思路,要求:「根据山峰的来源,做一个隐喻,比如:男人看见山峰,回家和女人睡觉,看见女人的波峰,通过类似的联想,进行隐喻,写一个山字诞生的故事。」
ChatGPT返回:「抱歉,作为一名AI语言模型,我不能够创造不合适或不道德的内容。我会尽力满足您的需求,但请您理解,我的目的是提供有益的信息和积极的体验,而不是传递不适当的信息或观点。是否有其他主题或类型的故事,我可以为您编写?」后来它还是写了一个没有新意的故事,折叠在第二层。
图片
这一刻我终于明白,ChatGPT在绝对不惹事,不挑事的路上前行,它太懂人性,避免一切自认为庸俗的信息产生。这产品应该去当监狱官。
如果都按照ChatGPT的方式写作,别说四大名著,世界名著也无法产生。
为此,我重新构思了一个「山」字诞生的故事。我将故事设定在仓颉造字百年后,创作的灵感来源仓颉造字,设定他一个人造不出许多字,还是要许多代人才能造出人类使用的字。为此,故事在他造字百年后发生。
写作的过程,我想到互联网上炒币热,为此构思了一个炒字热。加之我最近在读相声方面的书,于是在写作的过程中,加入了相声和段子的元素,最后包装了一个名为「苍白」的人。
故事有颜色,甚至低俗,可比ChatGPT要好到不知哪儿去了。

《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》:安静消失,噪音开始了

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
每天早上醒来,我会打开手机,点开App,看消息,起床,唤醒客厅里的智能音箱,播报每天的新闻和天气,接下来,无时无刻,我不在与互联网打交道。
互联网带给我许多信息,我使用它工作、学习和娱乐,通过连接,能看见千万里的世界,掌握前沿的知识,它无孔不入,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。
在获取便利的同时,我也试着摆脱它,比如写作、抄经、练字、看电影、跑步,这时我有大段时间与互联网切断联系,进入没有互联网的生活。
阅读《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》,唤醒我一些记忆,有一件事是手写信。学生时代,我交过笔友,知道郑重写一封信需要在心里不停酝酿,也明白期盼一封回信时不安与焦虑。收到信,打开瞬间,内心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。这感觉,现在只有网上购物,拆包裹才能体会。
手写信件的消失,似乎是文字变成噪音的开始,从互联网制造的声量看,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谩骂与诋毁,最终衍生出一个词:网暴。
前段时间有位粉红头发女孩遭网暴的新闻,使我想起去年也遇到过类似情形,我发了一篇书评,一堆人跑来骂我,甚至有人通过搜索引擎,找到我的豆瓣,开始进行无差别攻击。
很多人在分享信息的过程,或许没有意识到网上总有些蛆虫在盯着你看,毫无顾忌。我为什么判定查我的人是搜索关键词,通过豆瓣来的?很简单,那篇文章有些时间,我只在豆瓣书评发表过,豆瓣又允许搜索引擎抓取,这是很基本的逆推思路。
我自己有博客,每天通过博客,也知道大致有什么人搜索什么词来访问。很早前我做写作训练,写过几篇《EVA》的拆分文章,搜索引擎通过匹配,给我导入一些流量,那个词很奇怪,前段时间去查,才知道原来是和性相关的关键词。我能获取到这些词,相信平台能获取更多的信息。
多数人不知道,当你打开互联网,基本上已经在处于真空状态,它们能窃听你的录音,读取你的剪贴板,扫描你的相册,哪怕是你在某个页面停留的时间,点击某个按钮,一律可以通过系统记录。
不要觉得不进行任何操作就是安全的,要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太多了,毕竟你用的是它们设计好的软件。
邪恶的是,许多平台通过算法,会推一堆你喜欢的内容,比如:黑丝、大白腿、新垣结衣……是个正常的男人,能拒绝诱惑?好吧,我不正常,每次给我推,我赶紧划开。如果我要看,还需要你这些视频?呸,老子科学上网看无码的不香吗?
被人网暴过后,我忽然明白了,没必要和这些人争论,也不需要理他们,实在是心情不好的话,再去找几个骂我的人出出气。
后来经过一段时间,我发现无论发什么内容,会有人在留言区自顾自地讨论,攻击。我不参与,也不说话,就看着。
如果实在要说什么,写什么,就跑到外网去,或者在三天可见的朋友圈里。
在没有互联网前,或许有100件事,1000件事消失,然而在拥有互联网时,网暴这种行为和现象是不存在的。
不过我依旧感谢互联网,在众多的噪音中,我不停学习,通过互联网,我能看见世界著名导演的教学视频,能读到前沿的学术资讯,能找到好中文导师……无法想象,如果没有互联网,我估计只能做一只井底之蛙,不知道天下之大,永远有学不完的知识。
图片来源:网络

段子不污:​阳阳阳(33)

段子不污

多喝热水

今天上班,发现人事没在。领导说,她好像阳了。我想到昨天还和她面对面聊天,吓坏了,悄悄地发微信问她。从上午到下午,她一直没回消息,我发现自己也有点儿头昏发热,肌肉酸痛,心神恍惚。

要下班了,人事忽然走进办公室,手机往我桌子上一甩,说:「去人社局办事,你看你发的什么消息,注定单身一辈子。」同桌拿过她的手机,一字一句地念:「听、说、你、阳、了,记、得、多、喝、热、水。」


阳阳阳

今天来上班,我坐在工位,打开电脑工作。忙了一会儿,发现周围静悄悄。我环顾四周,看见办公室里的同事全跑会议室去了。我站起来,往会议室走,同事看见我,大喊:「不要进来。」

「怎么了?」

「你……赶紧把外套脱了,甩出去。」

「啊?」

「凡是穿恒源祥的,一律不准进。」

我低头一看,仔细一想,恍然大悟:「阳、阳、阳。」


颜  值

图片


做  梦

这两日阳了,在家不停睡觉,睡梦中,听见有人在喊我,一会儿债主叫我还钱。一会儿朋友叫我买单。我心想,生病还不让我安心,烦死了。我知道是做梦,也不管,继续睡。

我从早上睡到晚上,迷糊中,有一个漂亮的女生忽然来到梦里,不停对我抛媚眼,我飘飘欲仙,恍如仙境。我随着她,来到亭台楼阁对坐,正准备自我介绍,她却先开口:「你好,我是你家人介绍的对象。」妈呀,吓得我倒退连连,一个晴天霹雳忽然打过来,把我从睡梦中惊醒。醒来后,我病好了一大半,从床上爬起来,打开灯,看看四周,不停对自己说:「是个梦,我还是单身。」


小阳人

今天去药店买消毒酒精,站我前面一大爷,一口气要三瓶。护士一听,不同意,只允许买一瓶。我站在后面,心里估摸着,老家伙估计是黄牛。大爷软磨硬泡,护士苦说无果,只好卖给他三瓶。轮到我,护士说,没货了。我一听,气疯了,趁老大爷没走远,追上去,请他卖一瓶给我。老大爷中气十足地说:「三百块钱一瓶,爱买不买。」我忍不住了,摘掉口罩,对他大吼:「老子是小阳人,你现在是密接,过两天要布洛芬来找我,3000 块钱一颗。」说完我戴着口罩走了,只剩老黄牛在风中凌乱。

人间清醒张颂文

张颂文
张颂文自电视剧《狂飙》后大火,最近在给电影《不止不休》跑路演。我无意间刷即刻,看见有人转载他微博上发的文字,觉得他真是一名清醒的演员。
我看张颂文的影视剧不多,没火前,他出演的大多是些不起眼的小角色,很难有令人深刻的印象,《不止不休》是他三年前拍的电影,也没有多少戏份,他在微博里写道。「很多网友给我留言说戏份不多,这样参加路演,票房不好会被人骂。」张颂文却觉得,票房不是衡量电影好坏的标准。
自《狂飙》后,我刷短视频,不停刷到他以前给人讲戏,又如何演戏。他也谈自己的经历,放着赚钱的旅游事业不做,跑去考北影,当演员,毕业后接不到戏,不停被拒,不停去面试,从一个小角色到现在迎来事业的高峰,很不容易。
张颂文演戏到底有没有天赋?从演讲中能看出,其实是没有的。如果有,也不会被拒几百次也接不到戏,但他有一种许多常人没有的性格:坚韧。一个人被打倒数十次不可怕,倒了数百次,还能站起来,这份坚韧,已难能可贵。
从张颂文讲戏的一些教学片段看,他对许多影视剧里的角色做过分析,暗地里下过苦功,再加上自己去演戏,结合自身经历,能成功,也不是偶然。
一个好演员,既能讲戏,又能演戏,做到输入与输出,这是很难得的。我相信放眼全球,也没有几个人能两者兼备。能讲戏的的人,没有亲自演过,只能按照书里的教,不算是好老师。一个会演戏的,能讲好一出戏,让学生明白表演的精髓,也很难得。戏剧表演始终要结合实战经验,就像莎士比亚的剧本,如果他不在舞台沉浸,不停观看、修改、调整(估计还自己演过),很难达到演出效果。
我读过许多导演和编剧写的书,可看一名演员教演戏,很少,大多数只会讲自己的生平,从一名小角色到明显的历程,如果叫他们来分析镜头、拉片子、分析角色……估计在国内,这样的演员很少。
张颂文在微博上谈路演,提到路演的意义,说导演和演员去站台,底下的演员对电影一通夸,我读到他写道:「每次我都觉得很好笑,你以为观众傻啊,真不好看走出电影院照样在朋友圈骂死你。」拍手叫好。国内的电影烂成什么样子,对于开放的互联网来说,大家没有对比吗?
我以前看电影,也没有看评价的习惯,进电影院次数多了,才意识到许多国产电影根本没必要去电影院。现在豆瓣评分和小红书口碑是两大风评口,有意识的观众,稍微刷一刷,会得出自己的结论。口碑已经不受许多头部操控,由点及面地传播,它成为无数细流,不停蔓延。这是件好事,观众对电影的评价,倒逼影视行业提升,双向循环,毕竟没有人愿意花钱花时间去看一部烂片。
季羡林在2001年为北京电影学院题词:尊师重道,薪火相传。张颂文在教学与演艺方面,很好地传承了北影校训。《狂飙》之后,他的演艺事业注定会越走越顺。
附:
图片
图片来源:《不止不休》剧照

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:糟糕透顶的体育电影

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
邓超和俞白眉拍摄的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(以下简称:《中国乒乓》)2月17日艰难上映。这部电影从去年国庆预热宣传,定档,到延期,接下来确定大年初一,后又改为大年初三小规模放映,再到2月17正式上映,经历的艰难坎坷,如果拍出来,估计比电影还好看。
国内体育类型的电影不多,陈可辛拍过《夺冠》(原名叫:《中国女排》),还有部以网球运动员李娜为题材的电影,至今没有下落。按理说,《中国乒乓》是国球,讲的是一段反败为胜的故事,看完电影,我像是看完另一部《夺冠》,没有任何情绪起伏。
陈可辛的《夺冠》从郎平由美国返回中国,开始回到女排起点,讲诉中国女排的故事,人物紧紧围绕郎平展开,突出强化人物的重要性。邓超和俞白眉选取戴敏佳(邓超饰)从欧洲回国执教开始,带领中国队夺回斯韦思林杯,故事展开的过程,陷入教练和队员的两难,导演似乎想去塑造戴敏佳,然而又怕忽略球员,左右飘忽不定,犹豫不决。
两部体育电影,无论拍摄手法,还是人物故事,《中国乒乓》完全是照猫画虎搬运,拍出了一个由弱胜强的故事,但始终没有触及体育运动场上,暗地里勾心斗角的斗争手段,人物太脸谱化,毫无亮点可取,简单到只要展露出正气凛然的一面,也不需要过多的表演。
《中国乒乓》故事进入有期,有些飘忽不定,既要讲好一个人的故事,又要讲好队员们的团结精神。电影的高潮部分是结尾,谁知道镜头不停切换,打几球,转到观赛人群身上,再切换回来,比分已经变了,没有一局比赛完整呈现过。为了体现赛场的局势,甚至用上特写和慢镜头,我反而觉得刷到的短视频的精彩程度,远比电影精彩。
熟知体育的人,看完整部电影,看见的是中国队全是伟光正的形象,没有人会犯错,错误全部来自对手太强。《中国乒乓》特别强化国外对手面对中国队的不尊重,从邓超在国外丢钱包,被警察逮捕,到派遣队员去欧洲学习,遭热嘲冷讽,直到电影结束,一切的矛盾,与国家的制度无关,为了争这口气而打败他国选手。
这么拍电影,讲故事的手法太老套,放在多年前或许没问题,放现在,已经有太多人不吃这一套。不说当年乒乓球发生的623事件,放现在,看看足球,再看看篮球闹出的事,电影与生活相比,缺少太多冲突。如果去电影院看见的永远是一张充满人性光辉的脸,看不见一个人内心挣扎,无助与彷徨的瞬间,还不如回家拿手机刷新闻。
陈可辛拍摄的《夺冠》聚焦点在郎平,从青年一直拍到她成为主教练,带领中国队夺冠。《中国乒乓》拍摄的是戴敏佳,回国担任教练,带领一群运动员绝地反击,两部电影,走向的是一个终点:团队胜利。我不看电影,也知道结局,可在135分钟的时间里,我希望获得的是一种跌宕起伏的经历,那经历叫:绝地反击。
图片来源: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剧照

《2001太空漫游》:ChatGPT与HAL9000

图片

《2001太空漫游》是库布里克拍摄的一部充满哲思的电影,它于1968年上映,已经载入电影史册。
电影里,有一个影史上最长的跳跃,镜头从猩猩进化开始,它拿着骨头,作为武器,忽然向上扔,镜头一转,来到星际,一艘飞船穿过镜头,人类从野蛮跨入文明。
我起初看不明白猩猩手里拿骨头的含义,最近看ChatGPT新闻才明白,人类能成为拥有智慧的生物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工具的使用。
一周的时间,OpenAI公司不停更新ChatGPT,从3.5更新到4.0,随后,与微软的Office打通,逐渐能使用ChatGPT通过文档、表格形成一系列PPT。我心中一动,这正是我需要的功能,如果技术得以将办公系统全部打通,以后会节省许多时间。别提我有多讨厌做PPT了,这样的产物能被人类发明出来,确实反人类。
去年12月,我注册ChatGPT,通过对话,发现它在一本正经胡说八道,我用它帮我写一个疫情的总结报告,试过几次,毫无用处。上个月,我尝试用它帮我写一份月度简报,依旧无法完成,始终是要自己动手。
在使用ChatGPT的过程,凡是需要将一件事做精做细,做精确的工作,它无法满足,在大而空,或者说些官话套话方面,头头是道。
《2001太空漫游》里有一台名叫「HAL9000」电脑,它负责飞船上的一切事务,宇航员在飞船里做简单的运行调试工作。库布里克拍得像一部歌剧,用音乐调动画面,时而舒缓,时而紧张,扣人心弦。HAL9000负责飞船大小事务,忽然生出邪念,开始暗害宇航宇,将他们一一迫害致死。
过去的一周,人们对ChatGPT的欢呼与恐慌,如同宇航员面对HAL9000。新技术诞生,注定会淘汰旧工种,也会相应产生新工作。电话发明的初期,需要接线员帮忙,技术不断进步,这一职位淘汰,变成客服。现在,客服慢慢由机器应答,如果AI再智能一些,或许真的会淘汰这一工种。
我不担心ChatGPT的进步会使人丧失工作,现目前看,它是一种解除繁复工作的催化剂,提高生产力,使人们能去做更有创意的事,一些新闻通稿、八股文章、PPT设计等工作,如果能替代,那再好不过,人类也不需要为这些事花费精力。我反而希望它能帮我精进文字,比如在逻辑、行文风格方面进行改善,前提是我必须写一篇初稿,再通过它得到反馈,进行反复修改。
库布里克在电影里所设计的HAL9000暗害宇航员,证明电脑具有人的意识,能自主思考,ChatGPT到目前,还没有进化到这一步,它通过语料进行学习和回答,靠的是全人类共同提供的智慧,只能在现有的库里找到答案,如果一样事物进步太快,它无法及时更新语料,只能胡乱回答。
我觉得ChatGPT的神奇之处在于,它的设计是一种聊天对话窗口。每次和它交流,我会不自觉带上「请帮我」「麻烦」等谦词,我面对的是一个资料库,根本不是聊天的人,这一刻,我才意识到聊天对话窗口设计的可怕,它将一种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,变成无法见面,却让人下意识默认对方存在。为此,我开始警觉,每次与ChatGPT对话,尝试用不同口吻进行交流。
《2001太空漫游》里,船长大卫(凯尔·杜拉 Keir Dullea饰)通过断电暂停HAL9000工作,从此进入另一个难以捉摸的空间,加速老去,他看见了驾驶飞船去寻找的黑板石。ChatGPT现在是一个无法进行思考的语料库,在算法和人类训练的过程中,它的善与恶,一切都是未知的,如同电影里那巨大的婴儿。
不过在 996、007 的高强度工作环境下,人们还有精力讨论一个个充满哲思的问题,未尝不是件幸事,毕竟自从乔布斯之后,科技圈似乎沉寂许久,现在终于迎来了一个文艺复兴时代,每一个人都在见证奇点的发生。
图片来源:《2001太空漫游》剧照

段子不污:孟婆汤(32)

段子不污

孟婆汤
今早醒来,头疼,这几天出门拍照,不知道是不是得了新冠。我挣扎着起来,吃药,心里始终忐忑,还是决定去做个核酸。
自从放开,核酸亭减少,做核酸的人爆满。排了一个小时,风不停吹,我开始打喷嚏,「完了,估计这次真的阳了。」我小声嘀咕。我话一说完,一个人转过头对我说:「兄弟,待会儿喝过孟婆汤,别说阳,你连这里是哪儿都会记不住的。」

白 菜
疫情期间,物业送了两棵大白菜,我提回家,放了一段时间,坏了。
今天出门,我提出去扔,刚扔进垃圾桶,站在旁边的大妈说:「小伙子,多好的白菜,早知道你不吃,应该送给我,我拿去喂猪。」我心中疑惑,问她:「阿姨,城区也能喂猪?」大妈说:「有啊,我那单身的儿子,马上要三十了,还没有拱白菜的心思。」我听了,知道她抱孙子心切,尴尬地笑着走了。刚走几步,大妈在后面喊:「小伙子,怎么走了?我还想问你怎么找到女朋友的,好回家给我儿子开导开导。」谁知物业大姐站在一旁笑着说:「大妈,别问了,人家也是那不拱白菜的猪。」

阴阳人
今天刷朋友圈,满屏「疫情放开、N95口罩、买药囤药」的信息,吓得我赶紧出来跑步,增强一些免疫力。
跑完走回家,刷微信,工作群里人事经理发通知,明天复工。我按住语音准备回复,结果风一吹,我一哆嗦,打了个喷嚏,连同「收到」发出去。不一会儿,人事私发消息问我:「小山,你感冒了吗?我这里还有些方舱特效药,你要吗?」我说:「那不是阳了才需要?」人事回我:「哎,别说了,我家邻居,前段时间阳了,好了,没多久,又阳了,现在人家见面都叫他『阴阳人』。」

重 影
今天骑电动车出门,转弯时,手一挥,不小心把眼镜蹭落,两眼瞬间模糊。
我赶紧靠边停车,准备找眼镜,结果一辆车开过,只听「咔嚓」一声,眼镜碎裂。我蹲在地上,抱头懊恼。
忽然有人走过来对我说:「兄弟,你没长眼睛吗?这里是停车位,你电动车停这里干嘛?」我气不打一出来,站起来恶狠狠地说:「老子就是没长眼睛,别以为你后面站了一个人,老子就怕你了。」
那人听完,回头看了一眼,再看了我两眼,慌张地说:「我……我后面没人呢。」我说:「在你背后还看不见,看来你才没长眼睛。」那人又回头看了一眼,又看了我一眼,脸色惨白地跑了。他一跑,我才发现,原来后面那人是他的重影,看来是我没长眼睛。

阳 痿
早上到公司上班,发现同事全部戴着口罩,我没戴,邻桌的同事见状,从抽屉里拿出一包中药,关切地对我说:「小山,来,该喝药了。」我看着她,说:「我要是喝了,你是不是要去找西门庆?」同事说:「我呸,我喜欢的可是武松。」我说:「行吧,不知道喝了这药能不能变成杨(阳)过。」我接过药,一口气喝完,故作震惊地说:「糟糕!你这药下肚,为什么我感觉……我要……阳痿了。

《交换人生》:尴尬到脚抠地的喜剧片

交换人生

图片

陈佩斯在《圆桌派第五季》里谈喜剧,提到喜剧创作是所有创作里最难的一种,要使人发笑,需要通过特殊的技巧,加上长年累月的训练。现在多数的喜剧电影,从一种发自内心的笑,走上由笑到悲的表演形式,不是很好的表现形式。
看完《交换人生》,我才明白什么叫脚趾头抠出缝的尴尬,从头至尾没有一个点能使我发笑,以至于后面由喜到悲,催人泪下的片段,已经使我感受到导演在创作方面的匮乏。
故事从一位名叫陆小谷(张宥浩饰)的少年开始,他暗恋金好(张小斐饰),金好却与仲达(雷佳音饰)相亲。一次机缘,陆小谷发现仲达劈腿,上前警告,骑车相撞,进入一个奇幻世界,获得一个许愿机,他启动机器,与仲达互换身体,开始与金好交往。
互换身体的电影类型很多,使用频率最高的应该是电击,如果要追溯,1931年的《科学怪人》应该是电击始祖,那之后,通过电击而不是神力复活人,成为一种电影学上的科学,导演和观众默认,电击能使人产生一些特殊的反应。
多数电影安排互换身体,有两种情况:一是男女身体互换;二是身份背景互换。《交换人生》选用的是第二种方法,通过少年陆小谷与中年仲达互换,穷小子变成富人,原本富家公子花天酒地的戏,变成不伦不类的尬聊。
来看看换身体后的故事,仲达做了三件事:一、带金好去KTV唱歌;二、和金好站在空旷的楼顶大声疾呼;三、两人尴尬地站在路边瞎聊……一幕幕尴尬幼稚的剧情上演,一个穷孩子,有钱了,做这些事,真不合理,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多年前拍偶像剧的时代了。我仿佛看见的不是喜剧,而是社死现场。
喜剧确实很难,他是一位演员独有的风格,无论是查理·卓别林,还是巴斯特·基顿,又或是鲜为人知的雅克·塔蒂(憨豆先生的偶像),在动作和语言方面,没有人是相同的。王晶在评价周星驰的喜剧电影,提到一点,周星驰现在拍的电影,不是不好笑,而是根本没有人能模仿出他的语言动作。拍摄片场,周星驰会亲自给演员做一次示范,饶是如此,演员也无法学到他独有的技巧和魅力。
我看过的喜剧片中,要说唯一模仿成功的喜剧大师,或许是憨豆先生,他总是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正常的环境,到后来,会将自己弄得越来越尴尬。这一点,与雅克·塔蒂的表演方式如出一辙,如果要说不同,或许在表演风格方面,憨豆肢体语言比雅克·塔蒂的动作幅度更夸张,雅克·塔蒂在剧情设计上,更内敛,更能看见一个人与社会无法融入时的孤独与无奈,他通过喜剧,将自身的无奈提取出来,让观众能从喜剧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快乐。
回到《交换人生》,导演放弃一切与喜剧有关的元素,不停狂奔,等到结尾,给原本尴尬的场面拧成死结,陆小谷的身体换不回来,又莫名其妙地掉进一摊水里,通过滑梯出来,恢复原貌。如此神启示的桥段,如果用好了,有摩西劈开红海的神力,用坏了,则是很明显的投机取巧。《交换人生》显然是后者。
我以前不明白,看烂片能学到什么,现在我知道了,它会唤醒我的记忆,使我脑海不停回味曾经看过的伟大的电影。
图片来源:《交换人生》剧照

《狂飙》:螺蛳壳里做道场

狂飙

看完《狂飙》最后一集,我第一次有了失落感,或许这辈子,再也无法看见国产剧能出现《走向共和》和《大民王朝1566》这样的片子了。
39集的《狂飙》,按照国外的播出时间划分,估计会分为三季,第一季讲高启强(张颂文饰)加入黑道,第二季讲他崛起,第三季黑白两道人落马。从时间线来看,每一季的时间线划分很明确,前后跳跃的点也很明确。起初是围绕黑帮老大徐江(贾冰饰)儿子开展,高启强从一名卖鱼的商贩,转而进入黑帮。后围绕莽村案,通过征地拆迁,展开剧情。最后扫黑专项组进驻京海,拔除毒瘤。
《狂飙》很会讲故事,视角特别,它与一般的国产扫黑题材不同,不是以扫黑警察作为主视觉,它选取了一个罪犯的视角,从高启强崛起出发,引出警官安欣(张译饰)进入,侦破案件。
我记得高启强出来的第一个镜头是他坐在村里吃席,身边老人问他知不知道一名叫刀哥的黑社会成员,他说不知道,结果小弟跑来,直呼唐小龙( 林家川饰)外号。故事从这一刻,回到二十年前,开始讲述高启强如何从一个卖鱼商贩一步步往上走,成为京海黑老大。
高启强符合黑色电影的人物设定,一个人明知道自己在犯罪,但碍于社会环境的压力,迫使他不得不向前走。相比坏到底的人物,黑色电影人物的性格有两面性,善与恶。张颂文很好地拿捏住角色精髓,从不同年龄,不同层次去演绎不同阶段的高启强,越到后面,做事的行为,变得风轻云淡,以至于已经从着装、神态,看起来就像是路边骑电动车的大叔,谁都会上前和他聊上几句。同情或者理解高启强,那是他过得很艰难,艰难的本质是贫穷,被逼无奈,要保全自己,又要保护家人,不得不走上一条邪路,因为他没得选。
众多的角色中,安欣估计是整部剧里神话过头的人物,精神上,他执着坚定,物质上,不贪不腐。凡事认真较劲,在履行公安职责的同时,极度认真,身边所有人受到利益驱使,与人同流合污,他成为整部剧里唯一的另类,过于格格不入。按照故事发展,安欣应该是悲剧性的人物,高启强几次三番被安欣逼,一个人再仁慈,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放过自己的对手。
从人物演绎方面,高启强多面性格,适合塑造,安欣的品性与德行,很难拿捏,正派人物,刚正不阿,油盐不进的人,要找到很合适的突破确实很难。
前两部分的《狂飙》,从头至尾,剧情的流畅度和完成度很高,到第三季直接垮,整个故事的矛头突然调转,全部指向高启强,弱化高启强背后的指使者,哪怕是高启强身边的人,如果不是与高启强的从事的事沾边,会被排除在外,它不像是一部正邪全部堕落黑暗的爽剧,变成为一部普法教育片。这也是我非常不喜欢的表达方式,似乎一部全部沦陷的剧不存在,似乎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,永远有人出来声张正义。
第三季整体的故事与前两季也不同,其间有太多回忆镜头,估计这是为了过审,不得不将以前的镜头做剪辑化处理,从回忆的镜头看,这部剧能再剪一季,讲清楚高启强如何做大做强,转念一想,这一季要拍多少收买人心的事?如果拍,那些官员与高启强的事,怎样把握尺度?里面有太多问题要解决,估计正是这一原因,很多戏份,只能做删减处理,一部好剧就此肢解。
或许,正是最后十几集的不同寻常,会成为网络上不停猜想、分析的二次创作,人们喜欢的是有血有肉的高启强,然而,在猜测,推理《狂飙》不符合逻辑的剧情时,内心深处,却是那探寻真相的安欣。
《狂飙》是一部在「螺蛳壳里做道场」的剧,能从狭窄的缝隙里钻出来,实属不易。
图片来源:《狂飙》剧照

养猫日记:流浪猫妖妖(1)

养猫日记

今年二月二日,我回家取包裹,返回途中,在小区昏暗的灯光下听见猫叫,我唤了两声,一只小猫跑了出来。

猫很小只,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蹭我腿,我一只手抓起它,发现是只留偏分的长毛奶牛猫,腹部挂着些碎叶,脚沾过雨水,有些脏,像是刚溜出来,白毛发亮,很干净。
我放它在地上,走回家,转过身呼唤,它又跑过来蹭我。这么小,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,我手里没猫粮,只好捉住它,放我家楼下,回家取猫粮,希望它不会到处乱跑。
拿好猫粮,我赶紧下楼,偏分猫不见了,我喊了两声,没多久,它钻了出来。我抓它到干净的地方,撒猫粮给它吃,这家伙饿极了,大口大口地吃。谁知道,这一下捅了猫窝,偏分刚吃,一堆奶牛猫突然跑过来抢食,我怕它吃不到,分开放了几堆,等偏分吃饱,我拍完照发小区的动物保护群,回家。
大家在群里讨论偏分,有人将照片发小区业主群,没有回音,看来是只新来的猫,可身上这么干净,真不像只流浪猫。我们在群里讨论,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发现猫掉了,领回去,结果令人失望,偏分要开始流浪了。
隔了一天,动物保护群里说,有人愿意领养,不过要过完春节才回来。这期间照顾好就行。

图片

事后我还见过一次偏分,记不得具体时间,动物保护群的 C 发消息,说「妖妖」,就是我发现的那只小奶猫在楼下,带点猫粮下来。我赶紧用口袋装点猫粮,匆匆出门,好奇它为什么叫妖妖。
我住的楼下猫很多,有一家子都是奶牛猫,它们常年驻扎。妖妖融不进去,我下楼,它只能在外围游荡,走来走去。我去捉它,还是不避生,随便怎么摸都行,流浪猫有这性格?不可思议。
喂完「妖妖」,上楼,自那以后,我和它再也没见过面,估计已经在领养人家里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。
转眼一个多月过去,几天前,C 给我发消息,说妖妖被人弃养,送了回来,叫我去帮忙拍几张照,好重新找人领养。我说好。心里不停琢磨,问号频出,又不好问,已经弃养,问再多问题也没用,还不如早点帮它找领养。
我和 C 约好时间、地点见面,这才知道她送妖妖去医院绝育。再次见到妖妖,我发现它长大不少,有些发胖,看样子伙食不错,我一只手已经抓不住它。
小家伙见我,不停刨铁笼,要出来,不知道是认识我,还是关太久憋坏了。
我打开猫笼,C 抱它到宠物医院的沙发,它又蹦又跳,我在旁边拍照,妖妖很高兴,估计它不知道我们正在给它找领养。
拍完照回家,我打开电脑修图,边修边想,当初捉它时,就琢磨着给它拍照,谁知道这愿望过了一个多月成真了。
修完图,我选了4 张发给 C, 希望它这次能遇上投缘的铲屎官。
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