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学好数学并不难:代数篇》

我读过一些学习数学方面的书,目前唯一能让我读明白的是——《学好数学并不难》。这本书的讲解内容不难,更难得的是,书将数学与生活相关,讲起来循序渐进,通俗易懂。

书里有一点我很认同: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。数学只有人类才会使用,动物不明白,人类发明数学,从结绳记事到大数据,经过漫长的时间,才建立起一套简单优美的运算符号。可以说,人类文明的发展,数学也在向前发展。

数学和人类的生活相关,简单的数学,解决的是人类生计问题,高明的数学,改变的是人类的思维方式。

书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:

据说在一个教堂上,教皇对他的这个说法提出了质疑,他说:「罗素先生,听说你认为一切错误都是由数学错误导致的,那么请问你能从2+2=5这个错误,推导出你罗素先生就是教皇吗?」罗素说道,这有什么困难,请看:

2+2=5,我们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减2,得到2=3,

再从等式的两边都减去1,得到1=2,

反过来就得到2=1。

因为2=1,所以说罗素和教皇是两个人,就等于说罗素和教皇是一个人了,罗素当然就是教皇了。

我把这道题发给朋友,问他这算不算「狡辩」,他说,这是「诡辩」。这其实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。

这本书还解释了一个我困惑多年的问题:为什么中学考试,老师要求写详细的解题步骤,尤其是一些一眼能看出答案的数学题。书里说,这是思考过程:1、发现问题、2、分析问题、3、解决问题。

发现问题自然是学会读题,分析问题是解题步骤,解决问题是获得答案。一道题的解法千变万化,有的人能用简洁的方式得出答案,有的人会想得很复杂。这就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。一眼看出答案,如果不尝试写出思考过程,找不到最优解,也不行。

数学是优美的,在语言面前,它有更简化的表现形式,试举一例:

古希腊的数学家丢番图,在他的墓碑上,通过一道代数题描述了自己的年龄,碑文是:

这里埋葬的是丢番图的尸骨,下面的文字描述了他的年龄:幸福的童年占据了他生命的六分之一,又过了人生的十二分之一,他步入了青年,婚后,他幸福地度过了生命的七分之一,再过了五年,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,就这样又度过了人生的二分之一,厄运降临,他的儿子去世了,四年以后,由于悲伤过度,他也撒手人寰。

虽然这段文字描述很长,但不难发现,这也是一个白描式的问题,我们只要假设他的年龄是x,就得到了代数方程:

学好数学并不难

用牛顿的话说:「当面对一个抽象的问题时,要想解答它,首先要把它从普通语言转化为代数语言。」你看,会解数学题的人,语文也不会太差。

这道题我朋友还给出另一个解题思路:「这是7 和 12 的公倍数,84 , 168 ===,考虑到人的年龄,就是 84 岁了。」

吴军写过一本《数学之美》,很多人推崇备至,对我来说,他的如看天书。《学好数学并不难》反而简单易懂,重要的是,它让我明白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。数学之美哉!

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?

今年考驾照期间,我读过一本名为《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》书,读完最大的感受是:中学的物理没学好。

书的名字很有意思,汽车怎么跑,那不是很简单的事吗?上车点火,松离火、挂档、踩油门,汽车自然开始往前跑。仔细一想,这一系列动作做完,是什么促使汽车跑起来?这正是书里所要讲的内容。

汽车的许多理论知识涉及物理学,比如阻力、动力以及齿轮之间的换算等等。书里很多关于汽车零件的配图,我个人读图能力不行,通过图文看这系列复杂的操作,还是难以理解。

现在很多车是自动挡,书里介绍的内容多是汽油,特别是手动挡汽车。我学车学的是手动挡,读来特别有感触,有些不明白的地方,还是通过读书才能理解,比如档位如何让汽车变快和变慢,简单来说是齿轮的匹配大小。我父亲教我,说不能越级减挡,在他学车那年代,越级挂挡挂不进去。现在能挂进去,是有智能系统,匹配档位,才能实现这一目的。

不管怎么做,如果是手动挡,越级减挡始终会对齿轮有影响。书里详细介绍了挡位与齿轮的关系,我看图里的零件才明白,挂挡原来是齿轮间的配合,差距越大的齿轮,挡位越高,一挡的齿轮大小相同。

汽油车的发动机是一辆车的心脏,特别复杂,这部分能单独写一本书,不过那是需要系统学习的知识,书里只作为单章节进行描述,比如为什么要用电子打火,书里写道「实际上是为了在最开始时,让汽油进入发动机内的汽缸。用电推动起动机转动,使发动机空转,从而将汽油导入汽缸。」更复杂的是,在电子打火启动后,汽油在气缸内的运动:

首先是进气。在这一阶段,空气与汽油混合后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汽缸,我们称之为进气冲程。此时,汽缸中的活塞向下运动。接着是压缩。此时降至下止点的活塞逐渐上升,压缩汽缸中的混合气体,我们称之为压缩冲程。

然后是膨胀。活塞升至上止点时,压缩后的混合气体被点燃,开始迅速燃烧。随后,气体膨胀下压活塞。我们称这一过程为膨胀冲程。

最后是排气。在这一阶段,混合气体燃烧后残留的煤烟被排出汽缸,我们称之为排气冲程。此时,在膨胀冲程中降至下止点的活塞再次上升,并随其上升向外排出煤烟。排气结束时会返回到最初的进气冲程,再次重复压缩、膨胀、排气和进气,带动活塞上下运动。

一辆车能跑起来,自然要让它停下来,停车有急刹和慢停,多数情况停车,会先松开油门,再慢慢踩刹车,靠阻力将车停稳,阻力涉及「发动机、变速器、轮胎以及车身等很多地方。在发动机中,汽缸内的活塞上下运动时就会产生摩擦阻力。在变速器中,当齿轮啮合转动时,锯齿和锯齿的接触部分也会产生摩擦阻力」。除此之外,车身的重量,轮胎的摩擦力,也是让车慢下的原因。

至于急刹,我父亲教我时,说的是液压刹车。这是人在车里踩刹车踏板,会控制主缸中的活塞,踩下制动踏板时活塞就会运动,挤出液压缸中的制动液。「制动主缸中有活塞,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活塞就会运动,挤出液压缸中的制动液。」

这是现代汽车使用最多的刹车方式,除此之外,还有「鼓式制动」,通过控制汽车内部轮胎进行刹车。

要说整本书里,我觉得最伟大的两个发明是:安全带和安全气囊,它们分别由沃尔沃和奔驰发明。这两种发明极大降低了安全事故。然而,哪怕汽车做得再安全,依旧会出事故,就像我父亲带我上高速,规定限速每小时 120 公里,不能超速 20%,上了高速,所有的车全往 140 公里奔,安全系数再高的车,也顶不住超速。

不论汽车多安全,一个人怎么开车,或许才能决定驾驶者如何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。

《有梗》:白宫表演 一手技艺

《有梗》是黄西写的本小书,我不到两小时读完,读完打开豆瓣写短评,一看评分:5.9分,作为脱口秀的一手资料,怎么会这么低?我非常不解。

黄西是脱口秀演员,曾有过美国白宫的表演经历,他在书里说,美国有一万多名脱口秀演员,我们国家只有一百多人,回国的目的是想传播脱口秀。

我看的脱口秀节目比较少,哪怕是《脱口秀大会》也只零星看过些精华的短视频,相比西方的脱口秀,个人感觉:太文明了,放不开。很早前我看过黄阿丽的脱口秀表演,她挺着大肚子,站在舞台上拿自己的遭遇开玩笑,尺度很大,许多字幕还无法过审。

黄西在书里介绍脱口秀表演,开篇第一章表示,脱口秀能后天学会,他花了将近七年时间,至今还在路上。学习的方法说起来也简单:先写段子,不断打磨,反复训练,上台表演。黄西在美国学脱口秀,去过许多地方表演,受过不少冷嘲热讽,从默默无闻到白宫成名,全是一场接一场的实战经验。他写的书,也是通过多年经验所做的总结。如何学脱口秀,黄西说,要张嘴说,起初会很紧张,不用怕,记住三点:

第一点,提醒自己其实说话紧张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反应。

第二点,切记,对方是不知道你有多紧张的,哪怕你告诉对方「我很紧张」,对方还是不知道你到底有多紧张。你可以大方地承认自己很紧张。你甚至可以拿自己爱紧张这事儿开个玩笑。

第三点,提醒自己要保持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节奏。如果节奏被打乱了,尽量找回来。有了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节奏,你的话语将变得更有煽动性和说服力。

克服紧张,再往前一步,就是训练,最管用的办法是:录视频,反复观看,不断提高,如果能找一些人给你当观众,那再好不过。

脱口秀还是个性化表演,每个人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,要学会观看脱口秀演员的表演,从中不断尝试,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。每个人的语言,动作,风格不同,站在台上讲出的效果也不同。

通读《有梗》,解开我最大的一个疑惑是:脱口秀和相声有什么区别?黄西告诉了我答案:

1.脱口秀演员站在舞台上讲的是自己。相声演员则可以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。

2.相声讲究传承,而脱口秀讲究创新。相声有师承关系。脱口秀必须讲自己原创的段子。脱口秀没有师承关系,要靠自己的磨炼和积累。

3.相声大部分时候是两个人表演,其中一个是逗哏,另一个是捧哏。脱口秀大部分时候演员是逗哏,观众是捧哏。所以观众既是看客,又是演出的一部分。

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第三点,脱口秀的互动性太强,要先了解观众,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。在《脱口秀大会》里,上台表演的人,无不对评委有过了解,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。

书的最后,黄西拆分了脱口秀的创作方法:谐音梗、脑洞、夸张、联想、方言……许多方法也是写作技巧,要灵活使用,需要不断练习。

现在我没事也在练习写段子,书里有段话对我的影响很大:

我讲的段子大部分尺度不大,主要是因为我在美国的脱口秀俱乐部时间长了,发现一场演出下来80%以上的是黄段子,真的是听腻了,自己也懒得讲了。美国幽默的大尺度也是在几十年的时间演变过来的。即便如此,美国人也承认尺度小的段子更难讲,所以宋飞和伍迪·艾伦在美国脱口秀届还是有大神级别的地位。

我现在的技巧还不能完全不写污段子,但每次写,黄西的这段话会提醒我,尽量不要写太大尺度的段子。

我推荐你读《有梗》,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:它是脱口秀创作的第一手资料。黄西首先是名脱口秀演员,有过无数的舞台表演经验,书里的方法是他多年的经验总结,至今还在使用。哪怕是你不想当一名脱口秀演员,也能在一些段子中找到快乐,如同他在书的结尾所言:「人生和社会极其复杂,好像是一场永无休止的竞争,但不管输赢,千万不要忘了生活得开心顺意才是最重要的。」

《向加泰罗尼亚致敬》:兵役之行

1946年,乔治·奥威尔曾写道:「自一九三六年以来,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,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,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。」

时间回到1936年,奥威尔怀着反法西斯的极大热情,踏上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,奔赴前线作战,1937年,奥威尔喉咙遭到法西斯狙击,最后被诊断为不适合作战退役,完成了他的兵役之行。

《向加泰罗尼亚致敬》是奥威尔以自身经历写成的一本反战书,书里对加泰罗尼亚地区参加战斗的描写详尽,他原是要去参加反法西斯战斗,加入队伍,才知道战争是儿戏,读完第一章,差不多已经明白这场战争能活下来意味着什么,书里有这么一段:

征召来的新丁大部分是来自巴塞罗那、十六七岁的街头少年,空有一腔革命热情,但对战争一无所知。甚至连让他们整齐地排好队伍都是不可能的事情。这里漫无纪律,要是一个人不喜欢某个命令,他会从队列里站出来,激烈地和长官争吵。

由于是亲身经历,加上作家身份,喜欢随身带笔记本。奥威尔事无巨细记录这场战争。读完前半部分,已能让人明白,这场所谓反法西斯的战争,实际上已经演变成西班牙内部的政党斗争,战争打到最后,已经乱成一团,抵抗法西斯的士兵不知为何抵抗,更不知道为什么而战。

阅读他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,能深刻感受战争的残酷无情,在书里,他描写过一名逃兵,「一个二十来岁的高个子青年,满脸风霜,衣服破破烂烂的,正蜷缩在火堆旁边狼吞虎咽地吃着满满一盆炖菜。与此同时,他的眼睛紧张地打量着站在他身边看着他的一圈民兵。我觉得他可能还半信半疑地以为我们是嗜血凶残的『赤匪』,等他吃完这顿饭就会将他枪决。」

对于奥威尔来说,上前线,到处是「呼啸的炮弹和四处飞舞的弹片」,这对他来说,并不是最恐怖的,泥泞、虱子、饥饿和严寒,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们,战争的恐怖程度,远比影视剧作品中恐怖。

我以前看过一部名为《1917》的电影,影片里有段士兵历经重重艰难,落入水中,鲜花飘零的镜头,如果不是战争,或许那真是一片安逸美好的画面。在《向加泰罗尼亚致敬》里,也有一个我喜欢的片段,奥威尔用很诗意的笔调,写下了一段田园牧歌般的画面:

日子越来越暖和,连晚上也不那么冷了。在我们掩体前面有一棵弹痕斑驳的樱桃树,正结出密密麻麻的果实。到河里洗澡不再是一种折磨,几乎成了一种享受。茶碟般大小的粉红色的野玫瑰花开遍了法比安堡周围的弹坑。在阵地后方你会遇到耳朵上别着野玫瑰花的农民。到了晚上,他们总是拿着绿色的网出去捕鹌鹑。你把网铺在草地上,然后躺下来,装出雌鹌鹑的声音。四周听得见声音的雄鹌鹑就会朝你这边奔来,如果有的雄鹌鹑在网下面,你就朝它扔石头,受到惊吓的雄鹌鹑就会跳起来,然后困在网中。显然,只有雄鹌鹑才会被抓,我觉得这很不公平。

书的最后,奥威尔因伤退役,完成了他在加泰罗尼亚的兵役之行,战争没有结束,

微信读书:一千小时

微信读书今天弹出来一条消息,告知我已经沉迷读书一千小时。这些时长是我使用 app 的时长,并不包含纸质书和 Kindle 的记录。

我是微信读书的早期用户,起初使用,主要是免费,前期还能积累免费天数,通过分享链接到群或朋友圈,有人点击,即可获取免费天数。写这篇文章,我已经拥有 1214 天的免费天数。

早期微信读书没有太多功能,是一款非常单纯的阅读app,后面为了拉新促活,增加了组队读书、答题领天数、翻牌等,不断刺激用户停留在 app 内拉新。有段时间,为囤积天数,我每天会去玩儿一玩儿。

玩儿久了,我发现不对劲,沉迷游戏已经背离阅读的初衷,我果断砍掉许多游戏,只保留组队读书。哪怕如此,我的阅读天数也只增不减。

我喜欢微信读书,它是目前使用的阅读 app 中,交互设计最自然顺滑,没有丝毫不适的产品。此外,上面的书在不断丰富,已经能满足我的需求,前段时间我还收藏了许多书单:甲骨文系列、好望角书系、巴别塔诗典、牛津艺术史、牛津通识、汉译世界学术名著、理想国丛译、译文纪实、汗青堂等,唯一遗憾的是,我喜欢的读库没有拿到版权,不过对我来说,能读完这些书单,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。

从一千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来看,我在微信读书不太适应特别艰深的文学和哲学类作品,其他类别的书,尤其是社科和纪实类的书,我读起来特别有兴趣。

我读书不是很快,从读完每本书的时间统计来看,往往会超过五个小时,前两天读完的《清朝与传统文化》,我个人的感觉是三个小时读完,后来看统计时间,花了九小时十五分钟。如果是以往,我会为读太慢抓狂,现在想明白了,不着急,慢慢读。读书和看电影不同,阅读本身是件需要思考的事,一本书读完,需要沉淀,才会出效果,它还会随人生的经历相呼应。

要说微信读书的缺点,唯一令我不爽的是,书柜不够用。不知何时,微信读书增加会员功能,设置了书柜收藏的数量,只有开通会员才会无限加入书籍。我有收藏癖,找到好书,不放入书柜,心里不舒服。

上个月,我特意开了一个月的会员,收了一堆书在书柜里,谁能想到,我免费读了好几年的书,到最后还是踏上付费之路。

现在,我每次读完一本书,会看看价格,只要一个月能读完一本书,这会员价便不亏。

勤学苦读

第一次看《恰同学少年》,印象最深的是毛教员嗜书如命。

有一段场景,拍毛教员的鞋子破了,没钱买新的,杨昌济看见,给了他一块钱,告诉他:书要读,鞋要换。他不好意思接过钱,去买鞋,和买鞋的老人聊天,觉得一双布鞋贵了,准备多去几个地方看看,不注意走进了书店,用一块多钱买了本书。

一个人真如此酷爱读书?多年后,我读到《毛教员:人类智慧的遗产》才相信这是真事:

……按照当时农村的习惯,他6岁便成了毛家的劳动力。8岁时被允许到私塾读书,学的是《论语》、《四书》之类,不过早晚还是要下地干活。到了12岁,他从私塾辍学白天独挑大梁到地里劳作,夜晚帮助父亲算账。这种农业劳动生活一直到16岁,整整持续了3年多的时间。按照现在日本的情况,毛教员在中学毕业之前,几乎一直是作为农家子弟生活过来的。但是,他是个非常喜好读书的青年。还是在上私塾的时候,比起学习经书来,他更是喜欢埋头苦读《水浒传》、《隋唐》、《三国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精忠传》等书籍。即使他从私塾辍学并专门从事劳动之后,还依然是如饥似渴、广泛阅读他所能找到的一切书籍,一读就是到深夜。

当然,毛教员也不是完人,他也有偏科的情况:

在校期间的毛教员,其学生生活似乎有惊人的个性。他刻苦攻读自己感兴趣的广泛的社会学知识,而对自然科学则敬而远之,尤其讨厌静物写生。有一次图画考试,他只画了个椭圆形,还振振有词地称之为蛋。但这并不可以说他在二十几岁这一求 知欲最强的时期学习不刻苦。据说,这个学校的学生对学习抓得都特别紧,可像他这样顽强的好学精神还是极其突出的。他早晨早早地就起床,洗漱沐浴后便去自修室学习。下课之后,报纸阅览室或图书馆必定会有他的身影。当时,他尤其对国文(作文)、历史、地理、哲学等学科倾注了更大的精力。特别是他写得一手好文章,在学校的作文展览室栏里,他的文章不时作为优秀作品被张贴出来。

电视剧里,对毛教员的一些地方做了美化处理,比如他明明是偏科的学生,却将他塑造成各项成绩拔尖的优等生。

要知道,毛教员所生活的年代,学习环境非常糟糕,他身边许多纨绔子弟,要夹杂在这些学生中学习,无论是精神,还是毅力,真非一般人所能比拟。

难能可贵的是,他知道求学路上,最重要的是找一位好老师。电视剧开头,毛教员刚从另外一所学校退学,走投无路之际,得知第一师范免费招收学生,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去,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:杨昌济。

片中详细叙述了杨昌济对他的照顾,除了生活,还有饮食起居。面对毛教员的求知若渴,杨昌济单独给他开课。每周六下午,他会到杨昌济家里学习,从而知道老师无论冬冷夏热,起来的第一件事是以冷水沐浴,「一个人的求学之路上,比冷水更难熬,更严酷者不知有多少,若是连一点寒冷都受不了,还谈什么坚韧不拔?」

如果要问我在《恰同学少年》里学到了什么?我想用八个字概括:言传身教,勤学苦读。

图片来源:《恰同学少年》剧照

参考资料:

《毛教员:人类智慧的遗产》【日】·野村浩一 著

注:本文写于 2022 年 03 月 25 日

作文与写作

不觉凌晨两点过,看《恰同学少年》没停住。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电视剧,没记错的话,看了两遍,今晚是第三遍。重温依旧热血,激情,看那个时代充满勃勃生气的少年人,无比艳羡。

电视剧以青年毛教员为背景,讲述了他年轻时求学的历程,重看,莫名喜欢考第一师范的那段。最后评选一二名,孔校长、老师们讨论半天,拿不定主意,杨昌济来还聘书,孔校长请他看这两篇作文,最后他觉得毛教员该得第一,之所以给毛教员,他认为,文采华章,固属难能,教员的文章笔下粗糙,胸中却有丘壑,立意高远,胆识惊人,给他的评语是:非凡大气。

这段使我想起王老师上课时曾说的文采与技艺:

文章千古事,妙手偶得之。妙手,并不是工程师之手,它超乎设计之上,游走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。可训练但不可速求,可吸收而不可摹刻。

要写出超乎技巧之外的文字,非常之难,苏轼、李白、杜甫一生写无数诗词,多数人知道的也只是那么几首,很多时候,他们也不是随便能写出来的是好诗词,可见要有高超的笔法,确实需要妙手才能写成。

我以前喜欢那些读起来舒服,零模两可的文章,看多了不免脑子会成浆糊,今天读到《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》,书里介绍文化与符号,提到文言文的优劣:

……在中国,韵律、诗性联想以及表达简洁并不是为了方便,更是文学目的。中国文人经常乐于为了风格而牺牲精确性,这启发我们在智识之外也要靠直觉去理解他们的作品。

这不免使我想起王老师在课堂上讲的 Writing is fun,有如下 5 点:

1、Writing is fun.首先求精准描述,其次求创造性表达。两者都做不到,至少要大胆去写。大胆尝试写各种文体、写各种场景下使用的文本,用文字去探险,用文字去打头阵,用文字去充当十万精兵。

2、Writing is fun.写自己理解的东西,写自己相信的东西,修辞立其诚,保持内里的诚实,不将写作降格为修辞练习,不做油嘴滑舌的文痞、文丐。不要变成瘦狗拉硬屎,让自己平添诸多苦痛。

3、Writing is fun.就是每天都写,空下来就写,想到就写,在手机上写,在电脑上写,在笔记本、卡片、餐巾纸上去写。日积月累,就成为专属于自己的财富,长在自己身上的本事,风刮不走,雨冲不走。

4、Writing is fun.就是在练习了基本写作技能之后,专注于自己的细分领域,英文叫 niche,nicht 就是山体或大教堂里的「小壁龛」、小神龛,那里供奉的不是大神,而是一个个细分的小神、小圣徒。找到自己的 niche,你可以把学到的写作技巧全都用上,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「小圣徒」。

5、Writing is fun.也是一种自动写作,潜意识写作,当你正襟危坐,什么也写不出来的时候,不妨放出思维的野马,让它随着你的指尖在键盘上奔驰。写出什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写这个动作本身。写作的意义,在于不断地重复把「思维之网化成字符之线」这个过程。山鹰如何训练它的翅膀,猎豹如何训练它的四腿,写作者就如何训练自己的文笔。

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写作这么难呢?多数人追求文笔,忘了精准表达,追求文采,忘了立意。一篇文章,如果立意高远,表达精准,其实就是一块璞玉,久经雕琢,自然会成为传世佳作。

不读书

早上,张老师打着电话走进办公室,半小时后,挂断电话。她喘口气,喝口水,对同事说,娃儿闹脾气,不来学校了。原来今早要来学校报名的孩子和家人拌嘴,气得在家摔碗,母亲怎么劝,甚至提出给他一千块钱也没办法。

教育这行是真辛苦,孩子喜欢的,家长未必支持,家长同意,孩子未必愿意,双方同意,亲戚朋友如果横插一嘴,又会鸡飞蛋打,时不时还要调节家庭纷争,用同事们的话说,「只要没来学校,会有无数变数。」

职业教育不比其他教育行业,K12 能和孩子考大学挂钩,艺体能包装「低分考大学」,少儿教育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」,职业教育呢?只能告诉孩子,好好学技术,掌握一技之长,拿技能证书,改变命运。再要说厉害点,只能讲国家政策,中考五比五的比例,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云云。

多数家长是不明白或不理解这条路,其实也难怪,我国的教育制度的设计,更多还是偏向读书考大学,忽略技能学习的宣传。这两年稍微有些好转,但力度还是不足。

我所接触的学生,多数不喜欢读书,至于为什么,他们也不清楚,反正看见字会犯晕,我时不时会劝他们好好读书,熬过这些年,会好很多,没有人听劝,偶尔遇见投缘的,会推荐些书,但我知道,这只是一厢情愿。

后来我反思,问自己,如果一个陌生人在我十五六岁时走过来,告诉我要好好读书,会听吗?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。人是不听话的动物,年轻时总觉得前路光明,等岁月蹉跎,后悔已晚。

进一步说,读书这事儿是被动的,不如游戏、电影能主动接受,别说孩子,成年人有几人读书?以前家里人给我牵姻缘,我半开玩笑地说,另一半要找读书的。他们问来问去也找不到。

古人说「财主读书,瘪三看戏,古时,穷人家的孩子是没书读的,为什么中国古代,把演员叫做戏子,而不是艺术家,那是因为,喜欢看戏子的人是不喜欢看书的。」

「读书太奢侈了,我们常说囊萤、映雪的典故,似乎是说读书要克服物质的条件,其实不然。寒窑里的人本来可以去看皮影戏,也可以像阿Q 一样在破庙里想着吴妈二睡去。读书是最不自然的一件事。所以,中国历代王朝都为这件事设置了极重的奖赏。」

社会结构设置也是为不读书人设置的,毕竟社会也不允许那么多人有空闲时间读书。

我始终觉得,一个孩子能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是件非常幸福的事,哪怕他所学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知识,至少他曾经拥有过更为富裕的「财主」生活。

写到这里,估计你已经忘了那闹别扭的娃儿。张老师上午劝了家长,下午哄了孩子,母子达成共识,明天到校报名,期待明天事情不会再有反转。

参考资料:好中文第六期

注:本文写于 2022 年 02 月 18 日

打工女孩:世界很大,要走出去

昨晚写完,想起一本适合女性读的书——《打工女孩》,我读过女性相关的书不多,多数的书,要么是国外小说,要么是看不懂的深奥文字,要不就在阐述女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我一向认为,国外的女权是对社会的影响,国内的女权是对自身权益的捍卫。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权益,前者是公民属性,后者是人权属性。

《打工女孩》是本非虚构纪实文学,它讲述了我们国家一群 16 岁的女孩,在放弃学业后如何求生,书中的每位女孩是从偏远的乡村走出去,到深圳打工。她们怀揣梦想,进入工厂,开始独自踏上未知的社会。

记忆里最深刻的两个部分,一是张彤禾(作者)独自沿着打工女孩乘坐的大巴车前往东莞,在半路遭到无礼的待遇,下车,在前不着村,后不着店的路边重新等车。此时她想的是,自己有钱,可以做出如此反抗的行为,可是许多女孩从村里走出来,身边没有揣太多钱,只能忍气吞声,金钱在她们心中的位置,不言而喻。

另一个是张彤禾跟随其中一位女孩赶春运,回家乡。打工回家的女孩,赚了钱,一家人很开心,家里的热水器坏了,直接掏钱买新的,电视机老旧,重新买。邻里乡亲无不艳羡。

有天晚上,张彤禾与女孩躺在床上聊天,问她,以后会不会回家。女孩说,不会回来,深圳再苦,有热水洗澡,有可口的饭菜,平时还能去逛街,回家什么也没有,很不适应,加上离开之后,发现和家里人的观念、冲突明显,困守家乡不现实,更何况女人能赚钱,在村里是非常令人自豪的事,回来什么也不能做。

《打工女孩》或许不是描述中国女性最完整的书,但她深入某个群体,近距离接近她们,从微观处着手,写尽女孩们的艰难困苦。我最感动的是,书里的女孩 16 岁放弃学业,却没有放弃学习,她们有的学英语,有的学会计,有的学销售……始终没有放弃逃离工厂,追求幸福与活着的意义。一个人失败不可怕,遇到艰难困苦不可怕,可怕的是放下脚步,缩回自己的小村庄。

书的最后,有篇采访,张彤禾还在继续跟踪女孩们,并告知了她们近况:

敏最近的工资削减了百分之十五,但又跟公司签订了两年合约,这意味着,接下来几个月可能会比较清苦,但从长期来看,她的前景还不错。2009年初,她怀孕了,厂里给了她三个月的带薪假期,她回家结了婚,对象是一起打工的,她生了个女儿,然后回到东莞。她存够了钱,给父母在离村子较近的镇上买了套房子,她跟她丈夫买了辆二手别克车;她向我保证说她车开得很好。从这本书的结尾开始,春明已经换了四份工作,卖过史奴比尿布,人寿保险,还有人造革;她仍然在寻找她理想的工作,还有与之相配的理想男人。英语老师刘以霞仍然做着三份工作,要攒钱开家幼儿园。

总之,无论如何,趁年轻,要尝试走出去,世界很大,大到一个人能通过努力,改变自身的困境。

注:本文写于 2022 年 03 月 09 日

四中的背后

我到大竹听过次数最多的中学名字,不是县城里顶尖的大竹中学,而是大竹四中。当地人习惯称四中为:东柳中学,东柳是大竹县下辖的一个乡,由于教学质量不断提升,东柳中学广纳英才,后来获批,改为:大竹四中。去年中考,四中成绩超过竹中,一跃成为最有名的初中。

要说与竹中的区别,其实有很多,最主要的或许是行政级别,除此之外,四中和竹中最重要的不同是:只有初中,没有高中。或许这是它能超越竹中的一个原因:用心一也。紧抓初中教学质量,不需要分散精力做其他维护,可见学校和人一样,只要专精,没有办不成的事儿。

四中很大,学生很多,传闻学校操场无法容纳所有的学生,做操需要分年级,第一节下课初一,第二节课初二,第三节初三,庆幸没有高中,否则高中生估计要排到下午做操,到了夏天,站久了,非晒脱一层皮不可。

学生多,最直观的是看班级,四中每个年级均在 20 个班以上,不过我更喜欢一位家长的版本。

去年冬,我从庙坝打顺风车回大竹,有位家长的女儿在四中读初一,闲谈中,她说自己的女儿睡觉恼火,一张铺,两个人睡。我听了很惊讶,这怎么能睡着。学校的床有多小,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知道,平躺下刚好,要翻身,得小心翼翼。家长说,没办法,学校的床铺不够,女儿喜欢,非要去,哪怕和人挤一挤,也要去读。我问家长,舍得?她说,舍不得也不行,苦的话,只苦这几年,读出来就好了,本来女儿在家娇惯,吃点苦也好,大不了她放假回家,多弄点好吃的。

相比县城的其他中学,四中地处较偏,我偶尔路过,会看见家长提着保温盒站在校门外,眼巴巴望向学校里面,孩子放学,递给他们热腾腾,香喷喷的饭菜,等他们吃完,再接过来,拿回家洗。这情景,总让我想起小时候,母亲也是站在校门外,拿着饭盒等我。

不过我家里对教育这事儿有遗传,到了我幺舅,更恐怖了,家住自贡,妹妹考上成都七中,每周来回几百公里接送,最后一年冲刺,直接在外租房陪读。

到大竹久了,我听过无数关于四中的传闻,校领导的版本,老师的版本,学生的版本,更多的,还是家长们口中的版本。

四中的背后,也是整个家庭对孩子殷切的期盼。

注:本文写于 2022 年 03 月 07 日